山西“贼王”王彦青,临刑前提出用“绝技换命”,结果怎样?

如题所述

“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郑板桥的这首诗,说的正是小偷。据传,郑板桥在半夜在自己家中睡觉,这时候有个小偷偷偷摸摸地潜入了郑板桥的家中,郑板桥当时闭着眼睛听到房梁上的动静,只是哑然一笑,没想到自己那么破的家还有小偷光顾,于是打趣小偷,做了这么一首诗赠与小偷。

但在民间,小偷仍是人人喊打的对象,他们和老鼠一样令人不齿。用卑劣的手段得来不该属于他们的金银珠宝和各种钱财。令人可恨的是,这些小偷有时候还身怀绝技,他们为了偷东西,飞檐走壁和开锁盗墓无所不能。而且他们有时候开锁的技术相当高超,不亚于换锁师傅。在这里就有这么一位换锁高手,他被称为“山西贼王”,名副其实的小偷中的厉害人物。

山西贼王”王彦青,临刑前提出用“绝技换命”,结果怎样?

王彦青是山西人,他自小就不务正业,也不好好学习,就喜欢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后来由于多次入室盗窃,而且盗窃涉及的金额非常重大,于1985年,他被抓捕进了牢房。

他开锁的技术一流,就连一些老开锁师傅都自愧不如,不管是哪里的锁子,什么材质的,甭管你的锁子是金的银的,或者铜的铁的,甭管你的锁子是方的正的圆的歪的,他都有本事撬开,有时候光用一个铁丝勾一下就可以把一个锁打开,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据说他开锁的技术来自一个老贼王的传授,老贼王看王彦青十分聪明,就将自己的毕生技艺传授给他,而王彦青边学边用,以至于他的开锁技术更是比师傅还要高超。

后来在他被捕入狱时,由于他的名声太大,而且喜欢以暴力服人,经过几次的纠纷斗殴后,牢友们被他的拳头所屈服,纷纷拜在他脚下,就这样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监霸”。

本来以他的犯罪记录,他被判处死刑早已经是板上钉钉。但就在临行前一天,他突然对狱警说自己要戴罪立功,用自己毕生的开锁技术帮助国家改良门锁,以加强门窗的防盗技术,用来请求国家饶他一命。对于他的请求,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一时之间闹得沸沸扬扬,他的请求很快上报给了上级,在很短的时间内,上级同意了他的请求。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洗心革面,决心劳改的时候,大家都对他放松了戒备。但就在大家放松警惕的时候,1988年的冬天,王彦青狱警在不注意的时候,他越狱了。令人震惊的是,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越狱,而是走的时候还带着11个小弟。这只加上他就12个人的越狱大队一同翻墙而出,浩浩荡荡消失在了深夜中。

当时他的行为惊动了警局,警方发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追捕他,可是他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没有消息。八九十年代的交通不太发达,信息沟通也非常缓慢,在没有网络的帮助下,很多消息流通非常滞后。而且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车票不用身份证,只需要掏点钱就可以上车,有时候平常人的身边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边坐着的是好人还是逃犯。在这些现实因素的作用下,想要抓捕王彦青,确实比登天还难。

想要在茫茫人海想要搜捕王彦青,无异于大海捞针,在大家苦苦搜捕线索的时候。1989年,他被发现在太原一带活动,于是太原警方出境准备将王彦青捉拿归案。而此时已是亡命之徒的王彦青身上早就转备好了武器,在搏斗的时候,穷凶极恶的王彦青朝警察刘文英开枪,造成刘文英不幸牺牲。这场正面交锋最终结果还是让王彦青给逃跑了,接着他流窜于各个省市,一路无恶不作。

1990年,这个猖狂至极的王彦青最终被抓捕。最终被执行枪决。王彦青的事件向我们表明,用偷摸拐骗得来的财物,最终也不是自己的,而且还会被道义上所谴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做人做事一定要行端走正,毕竟自己动手挣来的钱才能真正用着安心。

参考文献:《山西贼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他得到了一个死缓的机会,他就利用这个时间来策划越狱,越狱之后他不光偷窃还开始了杀人。
第2个回答  2021-02-21
结果还是死刑,他表演的是吃刀子,表示能吞下一把刀子就不用死刑,结果他表演完,依然被处于死刑,是他过于天真。
第3个回答  2021-02-21
结果山西贼王成功的获得了十几年的有期徒刑,希望以后这位山西贼王不要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