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一个宅基地,已经在城市定居,一年也不回去几次,要不要卖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建议你保留着吧。反正你也不差那两个钱。

我跟你情况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咱俩摆摆龙门阵。

我本来是农村户口,读书出来户口转出来了,土地也就退给了生产队。

我父母早年离婚了,后来各自进城生活。母亲不想回到那个伤心地,就把农村房子给买了。

比较大一块宅基地,一百来平的小青瓦房吧,卖了4500块。

那时候的4500块能干啥呢?买一台21英寸的长虹彩电!

我拼命求我妈别卖,要卖就卖给我,我妈就是不同意,壮士断腕一样把房子给扔了。

从此,我就没有根了。当然,我一个女的,根不根的,好像也无所谓哈?

后来,我跟大学同学成了家。他家是另外一个镇上的,离城市10几公里。

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十几公里要靠骑自行车往返,也是很烦的。

所以,我们在城市里打工,后来买了个八十平米的小房子,偶尔回去看看公婆便是。

后来,公婆搬下来跟我们同住,我们也换了个一两百平米的大房子,老家的房子几乎就是废弃了。

后来,有人想来开发。谈好了一共给32万。我简直喜出望外,没想到那个破房子还能变成钱啊?!

后来,历经曲折,房子没开发成,它又回到我们手上。

今年初,看着扔出去又滚回来的老房子,我终于发狠,劝说先生同意,咬牙坚持把它重修了(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几乎是不会回这个城市,更不会回农村老家的啦)。

本来,早两年的话,我们爱怎么修,就怎么修,想修多大、几层都行。

现在不行了,几乎不会批准我们拆了重建,因为国家对集镇有统一规划。

我们没办法,只好打打擦边球,留下一点点旧墙,把房子维修加固了。其实等于是重建,只是没有修改格局。

年前抢着完成了基础建设,留下一点收尾工作开了年来做。

嗯,眼看着又破又烂的老宅变成了现在这幅样子,心里不能说是不开心的。

特别是现在疫情期间,要是回了老家,独门独院、宽宽敞敞,多好!

再说了,城市里能生活下去、农村里还有个根据地,多么不容易?

想想看,小院门一关,一方天地,都是你的,爽不?

你卖,能卖多少钱?

再说了,既然现在能卖,未来也能卖,你就当那笔钱存在那里了。

也算是给子女孙辈留个后路吧?

我准备开春了能上工了,就把收尾工作搞完了,夏天再简单装修一下,年末春节就可以搬回去啦。

反正现在交通发达了,从镇上开车上班也才十几二十分钟,还没有红绿灯呢。

所以我劝你不要卖。这才十几二十年呢,我的心境、实际情况变化都这么大。

也许你也可以考虑一下?!

绝对不能卖掉,毕竟你也有老的那一天,到时候你真的没有地方可去,家里有老宅心里踏实,百年以后可以回家,怎么说也有一个落脚的地方,送给近人也不要买,到时候真的一点感情没有了,绝对不问你的事。

我有个亲戚老家是农村的,去世后安葬到老家,他家有侄子,侄子一分钱都好处没有得,安葬那天,先把棺材拉到坟上,接着把骨灰盒运到墓地,就是在坟上现场着急忙慌的收拾了很长时间,我问为什么不回家呢?他没有家,叫他卖完了,侄子绝对也不会叫他回家,人家什么也没有得,确实也是,如果当初把房子给侄子也不至于露天作业吧!

所以如果你家里有侄子,尽量把东西送给侄子,到时候你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要等百年以后露宿街头,那样是很难看的,金钱不重要,亲情才是王道,我不建议卖掉,尽量送给亲人,给自己找条后路 。

如果你确定再也不回来了,百年后安葬到公墓,那就无所谓了,你怎么办都行,卖掉也无所谓,但是还是建议有些东西还是要送给亲人,为什么是亲人呢?不就是因为关系近吗?让亲戚沾点光也行,这是我本人个人见解 。

别卖了,退休后种些 健康 的菜,养只可爱的的宠物,早晨听听鸟叫,呼吸新鲜的空气,挺好的。看看这是我家,盖下来用不了多少钱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家是十年前开始盖房子的,三年后有了一个装修还不错的农村小平房,但是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相亲条件就变成了城里的楼房,加彩礼15万左右,现在家里正考虑买楼房,但是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贷款买,家里父母一直从事工人的工作,所以只能通过日积月累工作来还楼房贷款,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但也是最好的办法,按照现在的赚钱程度,前提是排除生病住院,贷款至少五年,才能把房子钱付清吧。

村里的平房是不打算卖的,因为楼房固然再好,是享受的其教育和城市环境,但就生活物质条件来说,个人来看都差不多。我家的房子当时造价是20万盖的带装修,在村里最宽的一条街上,村里全部道路十几年前已经硬化,唯一不好的是,城北没有实行天然气覆盖,所以还是烧锅炉。

依我看,城里的房子再好,房产权限一般是70年,但农村的房子这块地连带房子都是个人的,由于现在农村已经不分配宅基地,所以如果卖房子,这块宅基地以后也不是自己的了,当时我爸是90年左右2000元买的这块地,现在是十万,你算算现在的地有多值钱,并且以后的楼房是归孩子和媳妇的,父母还是得有一个自己的住处比较好。

老家有宅基地,即使在城市里已定居,并很少回家,仍然不应该卖掉。 因为留有宅基地至少有三个好处:可为退休做准备,可为乡愁做纽带,可为家族做纪念。

一、留有宅基地可为退休做准备

在城市工作几十年后,每个人都要面临着退休,为了将来过上好的退休生活,需要在退休前做一下规划和准备。 作为自小在农村长的城市人,对乡里乡情总是念念不忘,并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俞加强烈,其退休后肯定想回农村老家走走、看看、住住。笔者有一个表叔,其在农村长大,20岁时参军到部队,在部队干了几年后随部队集体转业到大庆油田当上了石油工人,前几年退休了,退休后表叔在大庆城市生活稳定又舒适,儿女也都成家立业,但表叔两老每年都还要千里迢迢赶回湖北老家住上一段时间,表叔在农村老家没房子,回农村只能住在大哥家,大哥大嫂已经70多岁了,不方便照料他们太长时间,所以表叔每次最多住上一个月就要回大庆,每次回大庆时都念念不舍,真想再多住一段时间,并经常感叹说,要是自己在老家有个住房该多好啊,自己就可以回家养老或多住一段时间了。可以说,没有在农村老家留有一砖片瓦一直是表叔的心病。因此, 目前在农村老家有宅基地的,千万不要卖掉,要为自己退休做准备,说不定将来要回农村养老,到那时就知道老家宅地的珍贵了。

二、留有宅基地可为乡愁做纽带

乡愁是一个人对家乡挥之不去的 情感 ,她将伴随一生并日益强烈。 农村宅基地更是装满了孩提时代深深记忆,装满了童年故事和梦想,留有宅基地,就留下有这段美好记忆, 等到城里人每次春节或清明回老家时,都可以带着孩子到老家宅地院子站站,到屋内看看,给孩子讲讲过去的故事,让孩子记住故土、记住老家,让全家人记住乡愁, 所以宅基地就是乡愁的纽带。 如果老家没房子,恐怕这个纽带就会慢慢断掉了。笔者村里还有两个老乡,当初都是通过当兵离开家乡到外地,最后都定居在城市,因农村老家没房,很少回家,即使偶尔回家一次,看不到以前长辈留下的任何实物,也没有什么可看可惦记的,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不回来了,其孩子因在外面长大的,更是对家乡没什么感情,这种乡愁纽带就慢慢断了。

三、留有宅基地可为家族做纪念

宅基地除了将来退休后用来回乡居住外,还可以用来家族做纪念。 笔者夫人在湛江硇洲岛上的舅公家,舅公有3个儿子,都是搞海产品养殖,生意都做得不错,也早早在湛江市内买了洋房别墅,按他们的生活条件,他们是从未想到再回农村去住了,但就在二十年多前,他们兄弟把岛上老房子拆了,在原地硬是花了几十万块,按照兄弟三家居住的设计,做了一栋一层楼的别墅,还配套做了园林式休闲大院子。做成后,因房子漂亮还吸引很多人去参观。问他们为何要做这么好的房子在农村?自己及孩子以后也不可能回农村住。他们回答说:“在老家盖房子纯粹是为了做纪念。以后无论什么时候,让子孙后代都记得自己的根在这里,不要忘记祖宗。”

总而言之,老家宅基地要保留好,保护好,任何时候不要轻易卖掉,她可为退休做准备,可为乡愁做纽带,可为家族做纪念。

不知您还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请关蓝湾风帆,为您提供更多的农村风俗故事。

我的农村宅子,一年住十天左右,今年赚了快住一个月了,住的爽,想想农村宅子是退路呀!有大灾,大动乱时,住着安心!两个儿子都喜欢在乡下住!太无忧无虑了!

我建议不要卖掉,我的实际经验告诉你为什么。

我是农村出来的,在城市里买了房子,一家人生意做得还可以。全家都搬到了城市里。认为自己再也不会去农村了,终于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跳出农门的人。

可是天不遂人愿,家里的生意遇到了麻烦,几年的心血付出东流。不但家里的积蓄没有了,还要还银行的贷款。自己不得已卖掉了城里的房子,举家又搬回来农村。也特别感谢我媳妇儿,跟着我,一点儿怨言都没有。

这样话就回到了题目的问题,如果我当初选择卖掉村里的宅基地,那我现在的处境可想而知,真是无家可归了。

中国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根,这个根就是老家。都希望自己将来能够荣归故里。大部分人在条件好了之后都会选择重新翻盖自己老家的宅基地。以显示自己现在的经济实力。

同样,农村宅基地就好比一个兜底的家,自己在外面混得好,就把他翻盖一下。自己如果混的不好,就跟我自己刚才的例子。那就回老家,至少有地儿住,饿不死。

记得曾经的一位经济学家分析,农村好比中国经济的海绵,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它能吸纳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返乡,不至于像国外一样爆发经济危机和人口危机。而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农村又能承载人们的美好希望,大片的农村等待我们去开发。

所以,农村的宅基地和土地千万不能卖,可以租,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村有一个,在某企业做会计,手里有不少见不得人的钱。兄弟四个,就他有点能力,偏偏不带自己的亲戚玩。后业在城市里买了房子,一家人都搬到城市去住了。而老家的侄子,刚结婚,没人房子住,就借用他的房子。一住就是五年。

后来他侄子生活有了改善,自己建了房子,搬到自己的新房子去了。他的侄子生了两个儿子,一座新房子不够用,待儿子长大了,肯定是问题。

但他怕侄子占他的房子,就偷偷的卖给了别人。卖了大半年了,他侄子才知道。这们这一带,卖房子的都会卖给自己的亲戚,因为宅基地紧缺,卖给自己的亲戚就是对亲戚的帮助。有很多人有钱就买不到宅基地。他的侄子能说什么?反正就不愿跟他来往了。

后来,他生了重死,想回葬老家。但是没有了房子,根本不可能有人让他办丧事。最后只能在田野里办的丧事。看他做事如此的不明智,村里人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的,没有一个人不骂他的。

如果当初不卖房子,或者把房子卖给侄子,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就算在侄子家办丧事也是可能的。

老家的房子卖还是不卖,这就看人了,人缘好,性格开朗的人,到哪里都有朋友。老家的房子保留着,会成为照待亲友的根据地。如果人缘一般,还是卖了好。没有人住的房子,没有亲戚朋友帮忙照看,损坏的很快。不如早早的卖了,方便了村里人,也方便了自己。

宅基地肯定不能卖,在农村一块宅基地卖不了几个钱,留到将来会有很多作用,下面我给你分析一下。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内容主要两个方面: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国家也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所以,以后宅基地机会越来越少,也会越来越贵。另外,以后农村的政策和福利只会更好,你把宅基地卖了等于自己把自己从农村除名了,以后的政策你再也无法享受。

宅基地属于祖辈们传下来的,是生你长你的地方,属于你童年时期的回忆。你把宅基地卖了,祖宗财产断送在你手里不会觉得愧疚?另外,将来你老了,有一天想回去了,却发现回不去了,那是怎么样的遗憾?

我个人认为,再缺钱也不缺那点钱,宅基地放在那里又不需要你花精力去管理,将来也许会有更大的用处。

现在农村人在城里有房的人很多,而是城市户口而在农村有房的却是极少数,好多地方只要把户口迁走,地就没有了,父母的宅基地遗产是不允许拿来做卖买交易的,除了买方是本地方人,不然房子只能维修和居住,没有重建的条款。

我村里邻居家,十几年前在相邻的另一个村买了一座房,农民开始不懂法规这些,买了,别人说了只能住不能再翻建,邻居家不信,现在哪老宅快要塌了,也没有翻盖成,因为土地明文规定说明了这一点,翻出来让他看了,他自己感到无语,怪自己不懂土地法 ,宅基地使用法规,浪费了自己的投资。

我以前也想把农村老房买掉,卖给自己一个村的,老公不愿意,他舍不得,因为哪是他在一九九五年,白手起家好不容才修起来的,以前在农村家家房子窄没房住,多可怜,说了再没钱用也不能把自己的记忆卖了。现在觉得老公说的是对的,想想有钱时回农村还是比城市里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都是城市人向往的,别人向往的生活我们自己都拥有了,为什么还要丢掉呢?

农村有房人好好珍惜吧,个人建议别拿去卖掉,卖也卖不了两钱,何必呢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