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强有力的管理,就没有好的质量、效果和效益,也就没有物探工作的健康发展。物探专业和地质专业之间,在管理内容和方式上,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多年来,除了加强具有共性的管理外,也针对物探特性,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并通过改革不断有所改进。
1.建立专业管理体制
由于技术基础和工作方式上的独特性,在地质工作中物探被认为是“特种兵”,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体制。实践表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适当的专业管理系统,把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结合起来,以集中管理为主,进行有效运作,是物探事业得以顺利发展的组织和体制保证。地质部门是如此,其他工业部门也是如此,只有具体方式上的某些差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公益性和商业性物探工作的区分逐渐强化,物探工作主体多元化,市场调节作用增强。专业管理机构建设和运作方式有了新的变化。项目管理的作用愈益明显。监理制度在发展。一些不属于矿业公司或地质勘查企业的独立物探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同顾主签订合同承担任务,甲乙双方分别执行管理功能。
2.加强技术管理
物探的专业特殊性,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工作中,加强技术管理十分必要。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规章(规范)制度,搞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处理好内部各个环节的工作及其间的关系。这些环节一般包括:任务安排、技术设计、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反演、成果综合解释、报告编写和异常查证等。它们并非截然划分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衔接密切联系的。要发挥管理功能,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解决好这些环节的核心问题。概言之,就是要抓好任务设计的合理性、采集的可靠性、处理反演的正确性、解释的科学性、报告的完整性和查证的及时性。为此,各单位都建立了适当的组织形式,健全各种规章(规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保证物探工作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能够按照自身的基本规律进行。这是物探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一些单位正在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建立保证质量管理系统。
3.搞好外部协作,处理好物探同其他专业、工种的关系
地质工作具有综合性。实践证明,运用系统思想,实现地质、物探、化探、探矿工程及其他专业、工种的最佳结合,是取得最好地质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这种结合是双向性的,是建立在有关专业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知识素质,以及工作目标的共同认识、有关情况的经常沟通、成果信息的及时交流、存在问题的深入讨论、不同观点的充分交换和分歧意见的正确处理基础上的。科学管理的目标是,既要保持各种方法手段的专业性,充分发挥其特长,又要保持彼此间的密切配合,发挥综合效应,以便更经济有效地取得各项成果。
物探和其他各种专业、工种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特点,都必须处理好。其中以物探和地质的关系更具有复杂性、重要性和全程性。物探和地质的密切结合,应贯穿于任务的确定、设计的编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一系列定性和定量解释,直到取得最终成果的全过程。高水平的物探和地质结合,是取得高水平物探成果的重要条件。任何脱离地质的偏向,都将造成工作的损失。从另一角度来说,地质方面任何不重视物探的现象,也必将造成工作中的损失。我国在多年实践中,摸索了若干促进物探、地质结合的经验。其中最基础的是,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知识素质,对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综合性有正确认识。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学校教育做起。
搞好管理,从广义来说还涉及经营问题。搞好经营,在竞争中取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提高物探工作的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物探的有效性,更具有其重要意义。这种竞争首先是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竞争。从一些事例来看,有效宣传自己的技术和成果,建立良好的社会信誉,主动寻求客户,具有相对稳定的市场关系和较宽阔的经营渠道,及时取得资金支持,能够吸收和留住所需优秀人才,掌握有竞争力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通过引进或自主创新),是物探勘查单位,特别是独立物探企业能够圆满完成合同任务,取得经营胜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