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1. 古文中用来形容“说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句子

正人先正己

正人先正己

【解释】想要纠正别人就要先匡正自己。

中文名:正人先正己

拼 音: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出处】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事例】我们做到~,就会有说服力。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以身作则

【相近词】以身作则

【押韵词】重此抑彼、必不得已、不知就里、再作道理、不愤不启、三茶六礼、若丧考妣、闻义而徙、桑中之喜、又惊又喜

【歇后语】包公斩包勉

【英文】sweep before one's own door

【同义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2. 爱一个人的古文有哪些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3. 在爱别人前,一定要先学会爱自己吗

从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别人的态度,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去爱护,还怎么去爱护别人呢?爱一个人,就是为了他而爱护自己,保留自己,让心爱的人放心才对啊,而对于“如果在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受伤害的是否不会是自己呢”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起码在分别的时候,你们曾经真正的爱过,为对方保留过,这样,双方也就互相没有遗憾了,所以,先爱自己,是爱别人的一个前提只有这样,在对方离开自己的时候,我们彼此都会轻松些。

当然,双方都付出了,也一般不要轻易分开。

4. 孟子名言: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 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道 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 禽兽又河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 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 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 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 君子不患矣。”

5. 表达爱一个人的古文有哪些

一,《江城子》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八,唐代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

6. 《兼爱之辩》的文言文翻译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必定被人爱,而憎恶别人的必定被人憎恶。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

【译文】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

【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译文】现在有人犯了小过错,人们知道了就非难他;对于犯了像攻打别国那样的大错误,却不知道非难他,还加以称颂,称之为义,这能说是懂得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