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学里的学分和绩点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用?这个成绩能算好吗?

如题所述

1、计算方法不同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绩点简单来说,就是加权的课程学分(原始学分绩点)+加分绩点,绩点等级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

2、用处不同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

绩点,作为国际通行的学生学习成绩评估体制,是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大学生来说,绩点会影响奖学金、转专业或修读第二专业、保研、出国留学、申请交流项目。

扩展资料

平均学分绩点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平均学分绩点(GPA)有多种计算方式,以标准4.0算法为例: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公式如下:

平均学分绩点(GPA)=(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对应课程的绩点)的总和/学分的总和绩点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时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一般要求平均绩点达到2.8以上才能参与研究生的保送,同时也是奖学金、转专业(双修)、出国留学及交流项目的重要参考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6

学分和绩点的情况如下(图中的成绩算不错的):

1、两者不同之处:

①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绩点的计算方法:某些学校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所采用的是分段绩点法,强调按分数区分绩点层次。如下:4-3*(100-f)^2/1600;绩点=分数/10-5。

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90分以上按90分计算)。

②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绩点的的侧重点是实行绩点制,绩点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对当下国内高校在采用绩点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与美国高校实行的绩点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学分绩点的侧重点是学分制,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

2、绩点和学分的作用:

绩点的作用:绩点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时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一般要求绩点达到2.8以上才能参与研究生的保送。

学分绩点的作用:平均学分绩点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绩点和学分介绍:

绩点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90分以上按90分计算)。

学分(xué fēn),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学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绩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3
在大学,常听到“学分绩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分和绩点的区别。

学分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我们学校就是这样哟。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绩点
对大学生来说,绩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代表着你在大学整个学习阶段、学习当中的课程水平。

单科绩点的计算一般是60分时计一分。超过60分的,每多一分,绩点增加0.1。也就是说,单科绩点最高可以有5.0,5.0的绩点也就表示你的这门课是满分。当然,5.0的绩点是不存在的。绩点是从大一开始所有学科的平均值。绩点等级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绩点等级表如下:

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即GPA)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平均学分绩点(GPA)有多种计算方式,以标准4.0算法为例: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公式如下:

平均学分绩点(GPA)=(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对应课程的绩点)的总和/学分的总和绩点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时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一般要求平均绩点达到2.8以上才能参与研究生的保送,同时也是奖学金、转专业(双修)、出国留学及交流项目的重要参考指标。
第3个回答  2021-04-03
所谓的学分。我们都知道,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了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而所有的学生,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你是个学霸,提前修完了课程和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
绩点是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90分以上按90分计算)。
扩展资料:
绩点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自从1985年我国开始倡导实行学分制以来,人们对学分制的讨论和研究比较多,缺了对绩点制的探讨,从而影响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对当下国内高校在采用绩点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与美国高校实行的绩点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在大学,常听到“学分绩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分和绩点的区别。

学分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我们学校就是这样哟。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绩点

对大学生来说,绩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代表着你在大学整个学习阶段、学习当中的课程水平。

单科绩点的计算一般是60分时计一分。超过60分的,每多一分,绩点增加0.1。也就是说,单科绩点最高可以有5.0,5.0的绩点也就表示你的这门课是满分。当然,5.0的绩点是不存在的。绩点是从大一开始所有学科的平均值。
第4个回答  2016-01-27
是不一样的,绩点是对学分加了权重之后算出来的(本校会有自己的算法),查了之后才能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