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星火急,译为: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
状语后置句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
是单音节词的,前面无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逗号隔开;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副词作状语,比如“轻轻地”、“明目张胆地”这些;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比如明天、校园里这些;介词结构常做状语,比如“用手”、“在教室里”这些。
1.谓语+【介词“于”+名词】
比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于晋和“于楚”构成介词结构,两个虚词于都是“表对象”的用法。全句意思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2.谓语(一般是动词)+【介词“以”+名词】
比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以孝悌之义”构成介词结构,虚词“以”是“把”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谓语+【介词“乎”+名词】
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己”构成介词结构,虚词“乎”是“对、对于”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