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期末考必看!】古代没有监控时,是如何防止考试作弊的?

如题所述

多选【期末考必看!】古代没有监控时,是如何防止考试作弊的?正确选项:糊名法、眷录法。

糊名法:用纸将考生的籍贯与名字糊住,以防止考官徇私舞弊。

糊名法创立于唐朝武则天即位初年,科举考试中,为公平起见,把名字给盖起来改卷,称为糊名法。但当时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

糊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说:“本朝进士,初亦如后制,兼采时望。真宗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但因为不再考虑考生平时的真实水平和道德表现,只重考试成绩不重品行,导致进士及第者也不一定是众望所归者的弊端。但是,从科举制度保证公正性的角度而言,糊名的优点是明显大于其局限性的。

眷录法:在考卷收齐后,再命专人将所有考生的试卷重新眷写一份。

是宋代科举考试在唐代“糊名”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了,目的是为了防止考官通过辨认考生的笔记和剥换卷首的方法作弊,将考生的试交由专门的誊录者抄成副本,再给阅卷官批阅。这种方法称为誊录试卷法。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建立之初,虽然遵循分科考试、择优录用的一般原则,但在具体操作上,还保留着一些前代察举制度的遗风,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推荐和考生本人的才情声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录取结果。这种对卷面成绩和考生素质的综合考量,比较人性客观,隋唐科场因而涌现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人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漏洞渐露端倪,高官显宦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贪污贿赂、任人唯亲等科场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为了防止作弊,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糊名法”和“誊录法”便应运而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