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十段文体的形成

如题所述

汉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宋词是在唐五代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五代词既为宋词的发展铺垫了基础、提供了借鉴,又为宋词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宋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又为词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精彩纷呈。
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士大夫文人有更多的闲情逸致来作词。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声色,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宋词的快速发展也与以下条件有关: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个人化的思想情感 。
宋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首先表现在创作成果的丰硕、作家队伍的规模上。
据唐圭璋编纂的《全宋词》和孔凡礼辑补的《全宋词补辑》统计,现存宋代有姓氏可考的词人共1493人,词作逾二万首,比之唐五代词,数量翻了十倍有余。
宋代还涌现出大量的词人别集。唐五代词人有别集传世者仅冯延巳《阳春集》、李璟和李煜父子《南唐二主词》,其他见诸记录而失传的词集也不过温庭筠《金荃集》等数种;而宋词别集传世的多达313种(其中有52家别集原本已佚而为近人辑佚而成)。宋代多数词人别集有刻本,著名者如柳永《乐章集》、苏轼《东坡乐府》、秦观《淮海词》、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6
一般认为是宋词.比较流行说法概括唐代到清的代表文体是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但是要注意,词起源于唐,据说;李白的就是最早的词,但是词直到宋代才趋于完善,也是词的鼎盛时期,其实是诗歌的一种变体,所以也叫做"诗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6
$pwg@403702c19@43330523t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