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还是个考古学家?他在发掘万历帝陵的时候闹过什么天大的笑话?

郭沫若发掘万历帝陵闹过什么笑话?

地宫里殉葬品里所有的有机物(像什么绫罗绸缎啊、名人字画啊之类的)都在第一时间迅速氧化腐烂,最后就是一些金饰珠宝保存下来,从考古角度来看,这次发掘实在是鲁莽草率,损失重大。当时因为技术水平的落后,对于挖掘皇陵这样重大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反对的,虽然不是封建迷信的说法,但是皇帝的陵墓贸然挖掘有失妥当。

而后,定陵还是被挖掘出来了。大家都知道,皇帝的陵墓里面肯定是有无数的宝物的,万历皇帝陵墓里自然也是不少的宝物。最后发掘出29个满载金银珠宝的红色大木箱,里面的文物加起来达到了2600多件,还有皇帝的金丝冠等价值难以估量的皇家专属宝物,另外还有在明朝时期珍贵的书画字卷等等。第一次挖掘皇帝陵墓就得到了如此丰盛的结果,让历史学家郭沫若信心满满,于是接连提出要挖掘秦始皇和武则天陵墓的请求,对此还做了一番准备。

但是都被一一否决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这种不成熟的条件下挖掘皇陵,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哪些金银玉器可能在几百年的岁月中还能维持原样,但是那些书画字卷,被发掘出以后,就有了很大的损坏,而这些字画类的文物无论是经济还是历史文化价值,往往都比金银玉器重要。万历帝的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且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7

因为鼎上的字是甲骨文,年代又过于久远,就算郭沫若对历史有研究,但也认错了这个字,于是就把这个鼎称呼为司母戊鼎,一直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这么叫,闹出了很大的笑话。

一些文物在打开墓地的时候,就已经毁了不少,还有一些文物,在往外移的时候遭到了损害,当时毕竟在考古这方面,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能够理解,但是郭沫若却闹出了更大的笑话。

大家都知道,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如今,开发出来的最大的青铜器,但实际上这个青铜器,并不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郭沫若看错了,没有仔细研究这个文字,当时这个鼎上刻着的是“后母戊”三个字。

因为鼎上的字是甲骨文,年代又过于久远,就算郭沫若对历史有研究,但也认错了这个字,于是就把这个鼎称呼为司母戊鼎,一直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这么叫,闹出了很大的笑话。

第2个回答  2019-11-09

地宫里殉葬品里所有的有机物(像什么绫罗绸缎啊、名人字画啊之类的)都在第一时间迅速氧化腐烂,最后就是一些金饰珠宝保存下来,从考古角度来看,这次发掘实在是鲁莽草率,损失重大。当时因为技术水平的落后,对于挖掘皇陵这样重大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反对的,虽然不是封建迷信的说法,但是皇帝的陵墓贸然挖掘有失妥当。

而后,定陵还是被挖掘出来了。大家都知道,皇帝的陵墓里面肯定是有无数的宝物的,万历皇帝陵墓里自然也是不少的宝物。最后发掘出29个满载金银珠宝的红色大木箱,里面的文物加起来达到了2600多件,还有皇帝的金丝冠等价值难以估量的皇家专属宝物,另外还有在明朝时期珍贵的书画字卷等等。第一次挖掘皇帝陵墓就得到了如此丰盛的结果,让历史学家郭沫若信心满满,于是接连提出要挖掘秦始皇和武则天陵墓的请求,对此还做了一番准备。

但是都被一一否决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这种不成熟的条件下挖掘皇陵,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哪些金银玉器可能在几百年的岁月中还能维持原样,但是那些书画字卷,被发掘出以后,就有了很大的损坏,而这些字画类的文物无论是经济还是历史文化价值,往往都比金银玉器重要。万历帝的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且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第3个回答  2019-10-06

郭沫若并不知道万历帝的陵墓不能随便打开,结果就是考古队友刚进入陵墓,所有的陪葬品,包括龙袍、字画,全部灰飞烟灭,可以说是考古界的一大损失。

第4个回答  2019-10-10
万历帝的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