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顺从就是孝顺的?

无论古时候还是现在,“愚孝”一直存在我们生活中。孝敬父母的方式也有很多,“愚孝”到底是保留还是摒弃呢?

中国从古到今从未倡导过“愚孝”,“愚孝”只是一些人对于孝顺的理解而已,如果有人在孝顺这个问题上理解错了,只能说是其个人的问题,绝不代表孝顺本该如此。

我们孝道所遵从的传统礼法,无疑于是《孝经》,而《孝经》据传说为孔子所作,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意思就是做儿子的不能看着父亲犯错而不去阻止。也就是说,从孔子开始,已然对孝道进行了反思,对于错误的行为,切不可盲目遵从,否则便是陷于父亲不义。

而今时今日,有人提出来长辈说的话子女一定要顺从的说法,实则并不是我们传统孝道的要求,也更不是如今辩证观之下思考的结果。所谓之孝道,一则为孝,即奉养,二则为顺,即不要顶撞。而“愚孝”所主张的是“从”,无论父母做对做错,子女都要从之,显然这不是的一个思想成熟的人,应当作出的选择。

原因有二:第一,“从”,即是不考虑后果,如果父母犯错可能让其身陷囹圄,子女盲从的行为,就等于加速并支持了这一过程,这就是陷父母于不义;第二,“从”,会变本加厉,如果子女对父母的话盲目顺从,并不思考对错,也不提出反对意见,父母便会因此变本加厉。一旦达到了子女无法承受的程度,就会导致激烈的争执,甚至是亲情的绷断。

事实上,仅就我了解的很多社会事件来看,子女与父母老死不想往来的原因,很多都是子女早期受到父母控制,而当子女有了独立思想之后,两者之间形成了碰撞,继而产生了矛盾。所以,为人子女者,若想要履行孝道,切不可盲从。

综上,我作为以养老服务行业的一份子,不敢说对于老年人完全了解,但是却也从老年人的境况中总结了一些看法。在子女给老人养老的问题上,切不可寻求极端,否则必然物极必反。所以希望各位谨记,让老人开心的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在给父母养老的问题上,及时反思很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先说观点,“愚孝”不是孝。一味的顺从不是真正的孝顺。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母亲属于那种小农思想的人,在她的观念里,只要你不听话就是不孝,然后她就会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来说事了。边说还边做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每次我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只能沉默不语。于是我慢慢变成了母亲口中的不孝之子,村里人口中的不听话的人了。

为孝而放弃事业的明玉

我曾经试图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跟母亲讲道理,但是我发现根本行不通,往往还招来更大的一顿吵架。直到我前年学习了情商课程之后,我才慢慢找到怎么和母亲交流的方法。那就是,先顺着她的说法说下去,然后再说这样做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让她自己思考到底怎么样?

母亲开始慢慢想问题了,然后我还掺杂着一些幽默搞笑的文字在我们的聊天之中。现在我的母亲已经很少再说我是不孝之子的,加上我对村里老人热心,对自己爷爷奶奶也是尽心尽力,慢慢的我已经变成了家族中最孝顺的孩子了。即便我还是会像以前那个不会遵循母亲的意愿去做事,即便我还是偶尔跟母亲斗个嘴。

所以,在我看来,一味的顺从真不是孝顺。很多时候,我们这代人经历的东西不能和上一辈人相比,父母这一代的思想很多都是停留了的,很多事物他们理解不了,正因为理解不了,所以也就无法了解本质,所以他们会为了保险起见而选择放弃。

更有甚者,有一些父母思想古板的,或者心术不正的,如果孩子也跟着学,跟着顺从,这是真正的孝顺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古人就有云:孝顺在于态度和用心,不是“愚孝”。

第2个回答  2019-04-03

我觉得这种观点有点片面或者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应该摒弃。


一味顺从是在中国封建思想里一种大家长制度下诞生的一种愚孝的行为,家长说什么就是做什么,就拿巴金的长篇小说《家》里的大哥高觉新来说,他就是受这种思想荼毒的受害者,他对于父亲的要求从来是服从的,就连自己的婚姻也没有想过要反抗父亲,最后也导致了他一生的悲剧。


真正的孝顺并不是一味顺从,如果明明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还要假装自己支持这一做法还把它当做一种孝顺父母的行为那就是大错特错了,真正的孝顺是做到让父母满意,开心的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中国的传统思想里百善孝为先,孝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被弘扬至今。但不得不说,愚孝的行为一点也不少见,孝顺虽然是好事,但也不要跑偏哦!



第3个回答  2019-04-03

孝顺这种事情主要是看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心,如果都从行为方式去判断,那么这个世界上不孝的人就太多了。“顺从就是孝顺”这样的判断显然武断了一点,我认为从两个方面去判断:

1,如果没有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就体会不到世间百态,也不会经历人世间这些美好的事情,当父母要求儿女的事情合情合理,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背道德人伦,这种情况要选择顺从。这种事情自己有能力要做到,没能力可以尽量做到。

比如我自己小时候和我妈吵架,就曾经说要用农村扁担打死她,好几次骂哭我妈,等到自己长大以后,看到父母日渐增多的白发,再加上自己经历了很多事情,一下明白了做父母的不容易,所以基本上现在父母的要求我都尽量满足,基本不惹她们生气。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照样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何况是家中的老人,再加上他们文化水平有限,难免在待人接物和做事情方面有失偏颇,特别是作为家中的长辈,总喜欢在某些事情上对孩子们指手画脚,有些事情纯属瞎指挥,有些事情则更是无理取闹。

对于父母做出的错误指示和决定,做儿女的可以选择不顺从,盲从绝对不是孝顺,真正的孝顺是遵从父母正确的意愿,对于错误的决定要敢于说不,但是在拒绝的方式上面,可以做的不那么生硬,你可以对不正确的事情不顺从,但是和父母吵架肯定是不孝顺的。

当我们选择不顺从的时候,难免会和父母有矛盾冲突,作为儿女,不要给父母摆脸色,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去表达和纠正他们错误的意愿,千万不要和父母吵架,对于那些固执的父母,如果我们没办法改变他们决定,可以选择暂时离开眼前,双方彼此冷静一下,也许事后就没事了。

第4个回答  2019-04-03

顺从真的和孝顺是两回事。

"孝顺"强调的是"孝"而不是"顺",一昧的顺从只会毁了你自己,并给你的未来带来超级多消极作用,甚至说会毁了你自己的未来。

要知道,"百善孝为先",不是"顺"为先。对父母,大部分是孝,少部分的顺才对。

现代社会不就有很多妈宝吗?就是凡事都听妈妈的,这不就是顺吗?不过,你问问,妈宝男现在真的是女性最烦的物种了。有妈宝男的家庭注定不会平静,注定不会很幸福。

而且,对父母的顺,应该是让父母放心顺心,不是顺从。因为父母就算是真的是为了我们好,但是父母不是每个方面,你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了解。所以父母的建议就算是过来人的建议,但也是过去式的建议,不一定会对你的生活和问题有帮助。

所以,孝顺,要孝,要顺,不过是更应该让父母顺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