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

如题所述

地震反射界面分析和地震相分析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沉积地层中所形成的地震反射物性界面一般是具有速度-密度差异的层面和不整合面(C.E.Payton,1977),这些界面可作为划分年代地层单位的主要依据,也是进行地震地层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一般主要进行三级层序及其体系域的界面识别和划分,但地震资料信息量大,可进行横向追踪、对比研究,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层序地层格架。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层序(三级及以上级别的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1.层序界面

层序界面一般对应于沉积盆地中的不整合面及其相对应的整合面(Vail,1977,1984,1987;Van Wagoner,1990)。在地震剖面上,主要通过识别一些特殊的地震反射界面和地震反射结构(或地震相),来确定不整合面的分布和特征,进而确定层序界面,划分层序。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多样,控制界面上下的反射同相轴的几何接触关系的类型也具有多样性。根据地震反射界面上下的反射同相轴的反射终止关系,可将地震反射界面分为整一界面和不整一界面。

整一界面上下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的产状平行或大致平行,一般具有整一的接触关系,即使地层中发育了平行不整合,也较难以识别,因此,一般难以进行层序界面的识别或划分。

不整一界面的上部或下部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与界面之间一般存在角度接触关系,反映该界面对应于沉积间断面或不整合面,因此,此类界面是寻找不整合面或层序界面的关键。不整一界面根据其具体形态,可进一步分为削蚀界面、顶超界面、上超界面、下超界面(钱奕忠等,1994)。济阳坳陷古近系沉积地层中,削蚀界面、顶超界面、上超界面、下超界面等类型均有发育,其中削蚀界面、顶超界面、上超界面可作为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削蚀界面在湖盆边缘地区的层序界面处广泛发育,但界面之下的地层削蚀程度与沉积间断时间、不整合的规模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削蚀程度高,界面之下的地层与界面夹角也大,所反映的沉积间断持续时间长,不整合的规模也大,一般对应于角度不整合面;削蚀程度低的,界面之下的地层与界面夹角也小,所反映的沉积间断的持续时间短,不整合规模也小。因此,不同削蚀程度的界面一般对应于不同级序的层序界面,一般削蚀程度低,或者界面之下地层产状变化较小的界面对应于三级层序界面,削蚀程度高的或界面之下地层产状变化较小的界面对应于二级或一级层序界面。图6-1为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南北向地震剖面的地震层序解释图,在盆地的南部斜坡带,层序界面之下存在明显的削蚀现象,特别是层序1的底界面、层序6的顶界面尤为明显。

顶超界面主要发育于陆源碎屑物质供给充足的地区,界面之下多发育进积式三角洲沉积前积体,其地震相多表现为S形前积、斜交前积等。特别在湖平面下降时期,伴随着陆源碎屑供给盆地,可形成典型的退覆不整合面(图6-2)。

上超界面在断陷盆地的陡坡带普遍存在,且一般为断层面(图6-1);缓坡带的上超界面也存在,但由于沉积地层厚度薄,有时地震反射特征不明显。

在沉积盆地的边缘地区,层序界面的形成过程中多伴随有下切谷的形成。随着湖平面的上升,下切谷又逐渐被充填。由于下切谷的规模大,在地震剖面上特征明显,常形成特征的上超充填地震相、杂乱充填地震相,其底界面为典型的削蚀界面或侵蚀充填上超界面(图6-3)。

2.体系域界面

在地震剖面上主要根据地震反射同相轴的结构、地震相特征进行体系域界面的识别,最易进行识别的是最大湖泛面。由于最大湖泛面附近一般形成特征、稳定的细粒深水沉积,其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振幅强、连续性好、分布广等特点。如济阳坳陷中T6、T2反射,一般为2~3个强的地震反射轴,连续性好,全区稳定分布,且分布范围广(图6-4)。若存在下超界面,下超面可作为最大湖泛面。初次湖泛面一般对应于上超界面上第一个上超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6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地震还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在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