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数学仅15分,为何清华校长查看试卷后激动的说这个孩子,我要了?

如题所述

"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

这世上但凡有些才气的人,总是较旁人多几分狂妄,但是狂到敢放话"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我的导师"的,古往今来我还就只知道一个,哦对,这个人当初数学高考还只考了15分。这人是谁?近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钱钟书是也。

偏科这种事很常见,毕竟虽然大家口口声声喊着要全面发展,但吃个菜都有所喜有所恶,更别说学习了,有时候天赋这东西不承认不行。而真正要人才的时候,除了那种全方面都能做到顶尖的全才,一般高校也好,用人单位也好,其实更多的也是偏向于那些"偏才"。

比如说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高校就有专门开设"英才班",包括清华神秘的"姚班"等,挑选的也都是竞赛选手,至于高考成绩反而不那么重要。而靠着某一方突出被破格录取的人才也不少,写下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蒋昕捷,以及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全都是本来分数不够,但被破格录取的。

清华自然也有破格录取的例子,狂到没有边际的钱钟书老爷子正是被破格录取进清华的。

钱钟书生于1910年,当时清政府还没灭亡,世家千百年传承下来说要一下子改变肯定不太现实,钱钟书作为教育世家的后代,接触的更多还是《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 这之类的书籍。

恰巧钱钟书在文学方面天赋还真挺不错,因此小小年纪眼界极高,经常口无遮拦得罪人,他的父亲还特地为其改字"默存",就是希望他能够缄默无言,存言于心。当然父亲的殷勤期盼最后还是落了个空,看钱先生的作品的时候就能看出,他的狂妄简直能够从每个字里行间中透出。

当然,钱钟书也有狂妄的资本。1929年,19岁的钱钟书参加高考,并报考清华大学。但在录取时清华大学却犯了难,因为这钱钟书的分数太不平均了吧?

钱钟书数学一直很糟糕,高考更是只考了15分,按理来说这种分数都不应该出现在清华招生办的桌子上,但偏偏钱钟书国文跟英语分数太高了,英语分数更是直接拿了满分,一下子就把数学丢的分给拉了回来。

于是钱钟书的试卷就被放到了当时校长罗家伦面前,罗家伦在看过试卷后激动表示,国文跟英文这么出色的学生为什么不招?这个孩子,我要了,必须录取!于是钱钟书顺利进入清华大学。

罗家伦之所以这么痛快就决定录取钱钟书,也有他自己的原因。罗家伦数学也非常不好,当初考北大的时候他的作文直接获得了胡适给的满分,但是数学却直接考了个大大的鸭蛋。

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跟北大招生组委会讨论过后决定,应当给这些有特殊天分的学生一个机会,于是才有了罗家伦入学北大之事。

1933年,钱钟书即将要从清华大学毕业,当时外文系的教授们都纷纷想让他留在清华继续读研,却获得了钱钟书狂妄直言:"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钱某人的导师。"

但有一说一,钱钟书的确有这个资本恃才傲物,他在1935年直接以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并在1938年被特聘回清华大学担任教授,敢这么狂的人能没两把刷子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这个孩子就是著名文学家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虽然在文学方面的确很有造诣,但偏科特别厉害,而当时清华校长罗家伦先生看中了他的才华,于是决定破格录取。
第2个回答  2020-10-23
因为他其他方面的才能非常优秀,他非常擅长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计算推延,所以收到了校长的重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