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以后为什么会疯?

《范进中举》了后他为什么会疯掉?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中举带来的荣耀。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出身卑微的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唯一正规的渠道就是考进士,但这实在太不容易了,主要原因是录取人数少。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但是能够考中举人的还是极少数人,会试录取的贡士名额更是少得可怜,每年才300名左右。
可见,对于读书人来说,能够中举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足以令人狂喜,范进也不例外。而范进中举后,就取得了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这为他以后的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漫长等待之后的梦想成真。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生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童生,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了。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范进中的是第七名,所以报帖上这样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仅接着是会试,考中了称为汞士(又称中式进士),会试考后还有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这一轮考下来,一般人都老之将至了,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范进20岁开始应试考了30多年了,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他怎能不喜极而“疯”呢!
三、巨大的名利诱惑。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明代未考中进士的举人,
也能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清代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但毕竟还是有呀。
当官之后名利双收,荣华富贵滚滚而来,明朝英宗之后更有“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的惯例,清朝时就流传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潜规则,所以科举制实际上成了封建社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名利场”。
实际上,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升,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张静斋主动上门送钱送房子等方面可以看出,同时预示着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对于这一点,范进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有些“失控”就情有可原了。
四、巨大的心理反差。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在封建社会读书人里所遭受的折磨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现在有人说,科举考试对诗人的人格影响就很大。比如孟郊,为了考进士倾家荡产,把家具都典当了,这对他的心态不能说没有影响。
范进更惨,他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连岳父都任意辱骂他,家里又穷得揭不开锅,可以说他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三十多年来,他一直不停地应试,可是屡遭挫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恶劣的环境养成了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性格。
直到五十四岁他才中了个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之所以他还没有发疯,是因为范进将自己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这是他唯一的希望,一旦中举,30多年的折磨摧残、忍辱偷生与辛酸苦辣,都在“疯”中爆发出来,也就在所难免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因为太过于激动了,主要是因为想要进入被认可的阶层很不容易,穷其半生,宊然中奖,能不意外,现实中有人中的奖都会傻掉的,君不见赵本山演的小品吗,能让人抽过去的,具体其内涵我就不说了,范进中举所想要表达的内涵自己理解去。
第2个回答  2019-02-10
这是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平民百姓要想走仕途之路,唯有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梦想,范进考了多次,终于中举,大喜大悲,人生不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