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可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但他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乐,甚至为了唤醒因中风陷入昏迷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医生在他病房里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10年来,莫扎特的美妙乐曲不仅被人们一遍遍地聆听,还被认为对从粉刺到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许多疾病都有神奇的治疗作用,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莫扎特效应”———认为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智商,改善人体机能和空间感知能力。 “听莫扎特能让人变得更聪明”成不少人深信不疑的观念,但也有专家对此表示怀疑。 本报综合报道卡蒂亚·艾利亚德是一位生活在法国巴黎的艺术家,最近她陷入了困境,感到缺乏创造力,仿佛整个人都失去了感觉。连艾利亚德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她在抽象画创作中无法使用蓝色或者绿色。 从去年春天开始,艾利亚德进行了一项不同寻常的治疗:连续3周,每天听莫扎特的音乐2小时。艾利亚德戴特制的震动耳机收听,有时还会去掉某些色彩比较黯淡的乐段。对于治疗的效果,33岁的她说:“我和自己以及别人相处时更加平静,做任何事情都更加自如。”蓝色和绿色又回到了艾利亚德的画布上。 听莫扎特可治多动症 生活在伦敦的杰姬·欣德利也非常相信莫扎特的音乐,认为自己6岁的儿子劳伦斯从中获益良多。欣德利说,劳伦斯从小就发育迟缓,并有多动症和语言障碍:当别人和他说话时,劳伦斯要一声不吭地想上半小时才会作出回答。用莫扎特的音乐进行了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欣德利说:“他现在很喜欢说话,对别人的问题也能立即作出回答。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美国著名临床神经科学家丹尼尔·阿门所著的《大脑处方》一书中也提到,一项研究发现,聆听莫扎特的音乐对治疗儿童多动症有帮助。听莫扎特音乐的那组儿童的“西他”脑电波(多动症患者的这种脑电波往往过多)明显减少,同时变得更为专注,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大为提高,社交技巧也有较大改善。 一位芝加哥神经外科医生曾对此做过研究,发现莫扎特的某些乐章能够减轻某些癫痫病患者的发病程度并减缓发病频率。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还发现,某些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听莫扎特的音乐10分钟后,在智力测试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葡萄也听得懂莫扎特? 不少莫扎特音乐的神奇效果都是传闻轶事性质的。据说,法国著名演员杰拉德·德帕迪约曾说,莫扎特的音乐帮助他克服了童年时的口吃。甚至有人认为莫扎特的音乐对种植葡萄也有神奇效果。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名葡萄园主卡罗·卡格纳兹在过去5年里都给自己的葡萄播放莫扎特的音乐。年轻时,卡格纳兹还曾背着手风琴在葡萄成熟季节里给葡萄演奏莫扎特,他说:“昼夜不停地播放莫扎特音乐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葡萄成熟得更快,而且还能驱走寄生虫和鸟类。” 热潮:著名的“莫扎特效应” 本报综合报道目前为止流传最广、也最受争议的是所谓的“莫扎特效应”———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使孩子变得更聪明。支持这个观点的科学依据首次出现在1993年的《自然》杂志上,有篇文章写到,给大学生们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后,他们的空间推理能力有很大提高。比如,与听放松指令和不听音乐时相比,听了音乐的大学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这种现象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莫扎特效应”。 最受欢迎胎教音乐 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副教授弗兰斯·劳舍尔本身也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此后,她用老鼠做过类似的试验。研究者为还在子宫中的小老鼠播放同一首曲子,并让它们在出生后两个月内继续听这首曲子,然后将这些老鼠放置在迷宫中。结果,听过莫扎特的小老鼠找到出口的速度比其他没听过莫扎特曲子的三组老鼠都要快。 此后十多年,劳舍尔的研究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风暴,不少学者对她的发现进行了修正或者抨击。无论如何,劳舍尔的研究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导致了一场流行心理学热潮。现在莫扎特曲子已经成了最受欢迎的胎教音乐。“莫扎特效应”也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极大关注。1998年,美国佐治亚州政府开始向每位新生儿免费发放古典音乐CD,在科罗拉多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也有类似的计划。 出版过两本与“莫扎特效应”相关的畅销书籍的美国教师唐·坎贝尔指出,有科学研究显示,当一个人听音乐时大脑的许多不同部分都处于活跃状态,其中一些最活跃的部分与人们进行空间推理时的活跃部分是相交迭的。 作者称成果遭曲解 不过,劳舍尔最近开始修正自己最初的结论,她认为听莫扎特对大脑带来的好处可能只不过与做某种令人享受的事情时所得到的一般性反应相当。 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曲解感到愤怒,她说:“从来没有人说过听莫扎特会让人变得更聪明。”她解释说,她的研究只表明试验对象的空间推理能力得到暂时和有限的提高,而不是在智商上有根本提升。 巴黎医生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是利用莫扎特音乐进行治疗的先驱,他用莫扎特的音乐治疗各种儿童缺陷和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成人疾病。目前,波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了托马提斯的治疗方法,主要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学习上的困难。但此类治疗方法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得到正式承认,传统的音乐治疗医师对此也多有怀疑。 音乐疗法 据说中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患有抑郁症,后来他向朋友学抚琴,久而久之,抑郁症就自然好了。自上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音乐疗法在临床上可分为单纯音乐疗法、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疗法。 单纯音乐疗法是单纯通过听音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让其听不同的音乐。可治疗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 音乐电疗法是患者接受音乐治疗的同时,还接受音乐电流治疗,电流与音乐是同步的。临床常用于神经痛、神经衰弱、头痛、失眠、早期高血压、扭挫伤等疾患的治疗。 音乐电针疗法是音乐疗法与针刺疗法相结合。在进行音乐电针治疗时,病人一边用耳听音乐,一边进行音乐电针治疗。主要用于神经痛、肌肉萎缩等疾患及电针麻醉。(本报综合报道) 奥秘:音乐重复的频率与脑电波一致 为什么争论的焦点是莫扎特,而不是像巴赫、贝多芬或者肖邦这样的古典音乐大师呢? 音乐治疗师不信“莫扎特效应” 在正式的音乐疗法界,“莫扎特效应”却被看成是一种被过分炒作而形成的几乎迷信的现象。注册音乐治疗师通常让患自闭症的儿童或者其他病人自己作曲,以表达自我和与他人沟通。在英国,音乐治疗师在1999年获得政府的正式承认。音乐治疗专家加里·安斯戴尔指出:“音乐疗法的重点是主动的音乐创作,而不是被动地听音乐。”安斯戴尔对“莫扎特效应”颇为不屑,他说:“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之归为莫扎特效应。” 实际上,许多音乐都被认为具有治疗效果。不过,伊利诺斯大学专攻癫痫症的神经科专家约翰·休斯认为莫扎特的效果最好。休斯曾给自己的病人播放过与劳舍尔试验中相同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他惊讶地发现,在36名病人中有29名的症状得到了减轻。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他发现只有莫扎特对他的病人具有持续、明显的效果。 休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休斯说:“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出现,而且是以我们大脑喜欢的模式重复。”研究发现,莫扎特的音乐模式平均每20到30秒会重复一次,这与脑电波的时间长度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活动时间相一致。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