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题所述

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小学低年级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起步阶段。那么,怎样培养第一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和启发学生想象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激发兴趣——学生主动阅读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主动性的先导,有了这个引导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
1、朗读激趣。教学实践证明:“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读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和掌握规范的语言;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人格。”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老师的诱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活动激趣。小学生具有爱活动,凭兴趣做事的心理特点。在低年级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使每位学生产生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故事大王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等,以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读物激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教给学生选书的一些基本常识。同时组织学生拿自己的课外书互相交流,在阅读的同时提高鉴赏能力。
4、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熟读背诵——提高阅读质量的基础
1、熟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几乎没有任何朗读的经验,要想使学生读到心里,教师必须手把手地教。可以采取范读、学生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达到熟读的目的。
2、背诵。背诵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通过背诵还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记忆能力。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背诵是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在低年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指导背诵的方法,可在游戏中背,在表演中背,举行“朗读比赛”、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创设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丰富语言词汇,培养语感。如在教《四季》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边表演边背诵,在背“小草发芽”“谷穗弯弯”“雪人大肚子一挺”时加上合适的动作,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词语、句子的含义,而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语言美。

三、启发想象——提高个性阅读的保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1、用“眼”想象。丰富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图片等,让学生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找春天》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景象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后,理解春天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及变化,在头脑中展现一幅美丽的画卷,并用绘声绘色的朗读传情达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用“耳”想象。听优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头脑中联想人物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教《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同时播放优美柔和的音乐,并配上自己深情的朗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诗文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用“口”想象。咀嚼文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将内心的理解外化,起到升华文章的作用,这就要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通过师生间创造性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冬季里雪花飘飘的美丽景象,同时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活泼俏皮的语言,让我们想象出场景的美,动物们的可爱,对文章的掌握也轻松了许多。
4、用“脑”想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最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用心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结尾:“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问:“是不是雷锋叔叔又活了?”问题一提出就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个个争先发言,有的说:“是他的战友。”有的说:“是人们想象中的雷锋叔叔。”有的说:“不对,是爱帮助别人的人。”还总结出了“雷锋叔叔指的就是献爱心、乐于助人的人。”看他们想得多好啊。
5、用“议”想象。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往往并非一个。同一内容,不同的人去读,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要让学生换角度、多方位地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在讨论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如上《司马光》一课,教师谈到司马光很聪明想的办法很好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司马光的办法不是很好,因为他毁坏了公物,我有更好的办法:就是给那个小朋友一个救生圈,然后等大人来了再救他!”话音刚落,就引来全班一阵哄笑:“哪来的救生圈呢?”这位教师连忙说:“不,这真是一个好想法。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议一议,有没有既不毁坏缸也能救人的好办法?”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
“给他一块大木头当救生圈用”。“给他一根绳子让大家拉住他,然后找大人把他救上来。”…… 孩子们的眼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0
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首先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我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们猜猜“小鸟和青蛙究竟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春天》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按顺序说出春天的特征,接着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又将其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结合插图,给予引导,再读课文。让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进行对话练习,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这样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在学生对阅读已有所爱好的基础上,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对于一篇文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如果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但是,也不是每篇文章朗读的形式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比如在指导朗读《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段主要写了谁?他们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和提示语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讲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充满感情地读出关心疼爱。“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他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都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尾巴了,该多么惊喜啊!小壁虎由不知道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到了解这一功能而喜出望外,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兴奋的语气。再如《松鼠的尾巴》中“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要求在朗读中,能表现出大尾巴的特点。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哪些东西是又轻又软的,唤起对“又轻又软的大尾巴”的感受,于是学生不约而同地用细声柔情的语调来读这句话。
  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时,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要解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应该分层设问,先让学生讨论:“小葫芦开始时为什么长得好?后来为什么会变黄并落下来?”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叶子和果实是什么关系呢?”再进一步的提问:“葫芦的叶子已经长虫了,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认为没有必要除虫呢?”最后解决问题:“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样,一问扣一问,使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再如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课文最后只讲到青蛙取笑小鸟,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并没讲青蛙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怎样跳出井口,它跳出井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