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46亿年历史中的5次生物大灭绝,都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在地球46亿年历史上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下面盘点一下各次大灭绝。

一、第一次大灭绝

在奥陶纪时期,地球上浅海广布,气候十分适宜生物生长,这一时期海洋生物繁多,比如三叶虫、海百合、珊瑚和鹦鹉螺等。然而,到了BC4.46亿年至BC4.44亿年前(即奥陶纪末期)的200 万年间,地球上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导致地球上大约85%的物种绝灭,又称奥陶纪大灭绝。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生物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当时的地球正经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全球温度下降,冰川锁住了水,导致海平面下降。这些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沿海生物圈被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大量物种灭绝。

二、第二次大灭绝

地球处于泥盆纪时,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兴起,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开始出现,所以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但是,在BC3.75亿年前至BC3.60亿年前,即泥盆纪至石炭纪过渡时期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这次事件持续了1500万年左右。 当时全球82%的海洋物种灭绝,浅海的珊瑚几乎全部灭绝,深海珊瑚也部分灭绝。 这次大灭绝也是因全球变冷,即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

三、第三次大灭绝

在BC2.5亿年前的二叠纪至三叠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迄今已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全球总共约57%的科、83%的属、约96%海洋生物的种与约70%陆地生物的种灭绝。

这次灭绝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导致地表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和快速的温室效应。 在这次大灭绝前,全球平均气温是25度,灭绝后全球平均气温是33度。

四、第四次大灭绝

在BC2.08亿年前的三叠纪至侏罗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第4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的影响遍及陆地与海洋,导致全球约23%的科与48%的属的生物灭绝。

这次灭绝事件历时很短,不足1万年,其原因至今未有定论,科学家推测是陨石撞击造成的。正是这次大灭绝,给恐龙留下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五、第五次大灭绝

第五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当时的地球霸主是恐龙,这次大灭绝就是我们熟知的恐龙大灭绝。这次大灭绝的原因尚未确定,大多数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