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怎样搜集新闻

新手 请大家帮帮忙!

现在做为记者,新闻的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打电话给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机构的新闻线索。此项占绝大多数。40%
2:探营,主要以民访、暗访为代表。此项占一部分。10%
3:任务,主要是上面派下来的采访目标,如:今天要写一份关于老百姓冬天家里供暧的新闻。则你就要有选择性的去搜集信息了,比如到老百姓家里、到小区务业询问情况等。20%
4:自觉新闻,就是自己寻找或碰到了有意思的事情,或主动搜集新闻,比如到北京站看一看出租车收费的事等等。25%
5:其它。5%

------------------------
详细:

新闻从业者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

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

我国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

敏锐的眼光背后,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考的大脑。国外新闻学著作里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礼。他事先对此次采访做了种种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的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消息。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来的婚礼是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年青的记者才恍然大悟。

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善于思考,缺乏敏锐的目光,即使是新闻与你擦肩而过,你也发现不了,更是捕捉不到。

敏锐地去发现事实,还应当包括对事实的认识要比别人更善于透过现象见到本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记者胡占凡,在采访中曾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在杭州,有两个大款为了斗富显阔,在众目暌暌之下,比赛烧人民币,每人烧掉两千多元,只是哈哈一笑。

有个“大腕”,扔下30万元买只哈巴狗,眼都不眨一下牵上就走。

还有个“大款”,看到别人用6万元一桌的宴席请他,他竟“啪”地打开密码箱,甩出了30万元请了一桌。

有所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53.9%的学生把“赚钱多”作为择业的头条标准,北京一些中学生唱“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像块宝……”

胡占凡认识到,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拜金主义”在作怪,应当向这种现象敲响警钟,便采写了《拜金主义要不得》、《再谈拜金主义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给人们很大的触动。

因此,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透过现象捕捉事物的本质,是记者的职责与任务中应有的之义。

[忠实地报道事实]

记者最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就是采写报道。记者是读者与事实之间的桥梁。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的文明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第三次浪潮即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革命阶段。

我们每个人都会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每天都处于新闻媒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我们已经深深地依赖它们给我们提供信息。试想,如果记者给人们提供一条虚假的新闻,将会对社会产生多么不良的影响,因此,忠实地报道事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神圣职责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忠实地报道事实,是新闻工作本质决定的。李大钊曾说过:“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著名学者吴晗也说过:“历史工作者是记录昨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记录今天的历史。”

我们知道,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我国史官的优良传统。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右卿崔杼杀害了国王齐庄公齐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传染病而死来记载齐庄公的死。太史不从,直书崔杼弑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杀。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写,不从,又杀之;再令其二弟改写,又不从,又杀之。最后轮到三弟,依然据事直书。他认为这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死去。史官这种忠实于事实的做法,对于新闻记者是很有影响的。我国已故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中就说过:“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

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含义是双层的。浅层的含义是,记者应当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深层的含义是,记者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挖掘事实的本质。

80年代末期,我国某地农民买桑塔纳小轿车,某地农民买飞机、修跑道。这些事实本身是准确的,但在当时农村毕竟还是凤毛鳞角。有些记者以此大做文章,并由此得出“中国农民现在已愁有钱无处花”的结论。显然,这不是对事实实事求是的报道。从全国农村数亿农民的情况来看,一些穷山僻壤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未真正解决,不少地方还要扶贫救助。记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导致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怀疑,也容易诱发读者产生逆反心理。

由此可见,只有记者把忠实地报道事实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读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天下事全知”。

[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显然,成为人民的喉舌,同样也是马克思对新闻记者的期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利益是分离的,所以,报刊应当成为“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新闻记者理应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正如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这一点,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新华社记者冯森龄的事迹很值得学习。1978年冯森龄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上任后不久去延安采访。一进延安,他看到很多农民在街头讨饭,心中极为难受。曾经以小米和奶汁养育过革命战士的延安乡亲,如今还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些对这位老记者触动很大,他决心为此鼓与呼。冯森龄曾因为坚持真理讲真话吃过不少苦头,但他不考虑个人得失,连续写了《延安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延安很多农民去年口粮不足二百斤,大家深切怀念毛主席在延安的日子》等文章,引起了政府重视。省委书记王任重很受感动,不少中央领导同志流着泪看完了这些文章。1978年底,国务院火速给延安拨款2000万元,并且从1979年开始,每年拨款援助5000万元。陕西省成立了“陕北建设委员会”。1984年,冯森龄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冯森龄这种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充当党和人民“代言人”的做法,是每个记者应有的职责和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8
  新闻信息或线索的来源,主要的可以分为5个大类:
  1、采访中滚动建立的关系网——一般来说,记者跑新闻都有“归口”,比如政法记者有负责公安的、有负责消防的、有负责法院的.....这些行业的各个单位、部门也都有负责与媒体接洽的人员。还有就是这些与自己“归口”有关单位的采访对象,有领导也有普通工作人员。采访中一来二去混熟了,无论是“归口”内的工作还是生活中保持联络闲聊天,重要的新闻线索都会通过这些散布在行业内的熟人自然而言向记者手中汇集。一般来说,这样的新闻线索在记者获得线索中能占到50%至80%的比例。
  2、新闻热线——很多媒体都设有新闻热线,供百姓提供线索,有的媒体还常年设奖金奖励优秀的线索。在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突发事件中,热线提供的线索往往是最为重要的。
  3、其他媒体——比如报社记者从电视上看到某个消息,觉得有新闻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比如电视记者从网络上发现某个新的社会现象可以做成报道..........因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决定了它们各有各的报道特点,在其他媒体上报道的事件、现象拿到自己的媒体上可以形成不同的报道,不同媒体的报道可以互为补充。关注其他媒体,也可以获得很多新闻线索。
  4、新闻发布——很多企业或国家机关、部门会就一些重要的事项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媒体记者到会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或者直接向各类媒体发送新闻通稿、声明等书面内容。不少新闻由此而来。
  5、生活中的线索——好的记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车走路、网友聊天、逛街购物、亲朋好友间打电话发短信或聚会闲聊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这些线索如果抓的准,都能成就优秀的报道。当然,亲戚朋友、老同学、邻居.....这些生活中的熟人一旦发现什么值得报道的事,也会通知自己的记者朋友,这些也可归入这一大类。
第2个回答  2007-03-07
应该是人家打电话上来~记者就去采访~

或者是自己发现的~~

或者是上头给任务~记者自己去采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