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道德和法律的两个视角,谈谈如何看待个人和家庭的关系?

如题所述

法律角度上,个人是家庭成员之一,有负担家庭经济、家庭养育、家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必然经历被养育到养育后代、照顾长辈的过程,养育后代和赡养父母是法定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个责任包括经济上和精力上的付出,钱不是万能的,孝子照顾长辈所付出的精力往往比单纯的经济支持更能得到法律以及道德两方面的认可。
家庭和个人一样,拥有发展权,个人需要发展,家庭也需要发展。家庭发展首先需要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互相扶持,家族兴旺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这个责任没有明确于法律上,属于道德范畴,作为家庭成员一名,当以家庭利益为重,舍小我而存大局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标准。反过来,家庭往往也竭尽所能为儿女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许多人的成功事实上是家庭全体成员对其无私的付出所致。因此,个人与家庭实则是忧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整体。这些观念都存在于道德意识中,法律上讲得通的问题在道德上未必得到认可。正如某些人创业成功后就目中无人、六亲不认,以为付出一些赡养费就能回报父母对其养育之恩,更有甚者对亲人呼喝辱骂、视为仇敌。这样的人即使能在法庭上获得“不孝”的胜诉,但在道德舆论上只有输的一败涂地,这不仅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会符合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国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1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讲个人对家庭应当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以及对家庭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夫妻、长幼之间相互之间有义务,而从道德的角度讲,个人对家庭所要承担的义务更大,比如赡养,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赡养,更要有精神上的照料。
第2个回答  2011-01-12
法律是道德的最底底限。
个人是家庭的单元。
法即是规则,道德也是规则,没有这些规则就只有个人没有家庭。
回答完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