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的"不以臣卑鄙","卑鄙"的古义和今义

如题所述

古义指地位卑微,见识浅陋。今义指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1
古今异义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卑鄙”是古今都很常用的词语,但现代的“卑鄙”和古代的“卑鄙”,词语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区别,卑鄙的古意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意是指恶劣,不道德,无耻的意思。
古代的“卑鄙”,本是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后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意思是:“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短浅……”《说文》里说:“卑:贱也,执事者。”“卑”本义是伺候主人的奴仆,后泛指地位低下,它的反义词是“尊”。“鄙”本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和“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意思是“有权位的人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卑鄙”合用,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即自称,表谦逊)。
现代的“卑鄙”是形容词,词义色彩转为贬义,意思是“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一般用于骂别人。
阅读古文时不要犯“以今释古”的错误,易造成对古文的误读。
第2个回答  2014-10-21
古义是见识短浅,身份低微,今义,我说不好,你应该懂追问

今义我懂,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表达,你能帮我表达出来吗?

追答

恶劣,不道德,无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