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功绩

关于多尔衮的功绩。只要功不要过,要简洁易懂啊~!谢谢。要把多尔衮往好的地方夸,因为我要在班级里讲名人故事,老师让找有意义的故事。所以要往好的地方夸啊。

1、定都北京

清军到达北京后,在是否将首都由沈阳迁到北京的问题上,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争论。以阿济格为首的反对派,主要以清兵入关太快、补给不足为理由,反对迁都。而多尔衮从统一和管辖整个中国的总战略出发,主张迁都北京。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多尔衮终于统一诸王、贝勒、大臣的意见,决定迁都北京,派遣辅国公吞齐喀等携奏章迎驾。 

2、创立制度

在政治体制上,多尔衮接受了明朝的现成制度,在中央机构中,仍以六部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尚书皆由满人担任,但诸王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却在入关前夕废除掉了。

到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多尔衮力图表现得比较开明,因此除原有的都察院之外,六科十三道也保留了下来,并一再鼓励官员犯颜直谏。

总的来说,中央机构中虽承明制,但也保留了某些满族特有的制度,还引进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理藩院等机构,其内院的权力比起明朝内阁要小得多,并对原明臣试图增大内院权力的努力加以压抑。

3、重用汉官。

清朝入关,百废待举,多尔衮令戒饬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用汤若望议,厘正历法,定名曰时宪历 。

并且倚重汉官范文程、洪承畴、冯铨等人,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承袭了明代“票拟”制度,即内阁对内外大小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意见,供皇帝审阅定夺。

3、诛除异己

顺治初立,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哥怨多尔衮不拥立他为皇帝,有嫌隙。顺治元年(1644年)夏四月戊午朔,以语侵睿亲王多尔衮,为固山额真何洛会等所讦。

讦告肃亲王豪格怨望悖妄罪,多尔衮就以豪格“图谋不轨”,削去他的王爵,废豪格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大臣扬善等以谄附,坐死。十月,大封诸王,又恢复了他的王爵。

顺治三年(1646年),多尔衮派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统兵往四川镇压张献忠大西军。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凯旋回京,没有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以豪格犯有包庇部属、冒领军功及提拔罪人扬善弟吉赛等罪名,将豪格囚禁于牢狱。三月,豪格死在狱中。多尔衮纳豪格福晋为妃。

扩展资料:

外交

清初与李氏朝鲜的往来比较频繁。多尔衮入关之时,带着入质世子在军中,顺治二年(1645年)又同意世子等回国。但是,他也曾多次令朝鲜贡米、水果等物,并令朝鲜为他选美女,搞得朝鲜王国人心惶惶。

日本一直对清抱敌视态度,当时的德川幕府似乎有意支持南明。但在顺治元年(1644年)发生的漂倭事件中,多尔衮却对那些日本人十分优待,又多次召见他们,“恳切地问话”,并在第二年送他们回国,向日本传达了友善的态度。

西方传教士自明末以来就进入中国,但多尔衮并未以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待他们,这从他优待和信任汤若望的行动中可以明显看出。

但对葡萄牙人入广东贸易的要求仍加以拒绝,这表现出多尔衮对少数为自己服务的外国人十分优宠,政策开明,而对有可能威胁清朝安全的较大规模双边交往则持保守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7
多尔衮 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努尔哈赤日后设有两个「中宫大福晋」;地位相当于汉族的「皇后」。一个是皇太极的生母蒙古姐姐,她去世很早。去世之后,努尔哈赤再立的「中宫大福晋」是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的生母。满族的制度是「子以母贵」,母亲身分越高,儿子的地位也越高。多尔衮和皇太极可以说是身分相当的嫡子。 ◎野心勃勃的多尔衮     多尔衮一直认为,他的父汗是要把汗位传给他的。努尔哈赤临终前,唯一受命赶到现场的大福晋阿巴亥带回的遗诏也是这么说。但是,那时多尔衮只是十四岁的小孩,还没有兵权与政权。而皇太极已是后金军、政地位最崇高的「四大贝勒」之一。因此,皇太极掌握了全局,让所有大、小贝勒都推戴他继位。而且,在他登基前,他们还逼死了多尔衮的生母,矫诏要她殉葬。       多尔衮对这件事当然怀恨在心;他一直认为皇太极不但抢了他的汗位,还因心虚而逼死了他的母亲。到了皇太极驾崩,他已成年,是拥有正白旗的军权,又有丰富政务经验的「睿亲王」。他的亲兄弟,也拥有兵权的英郡王阿济格与豫亲王多铎,当然是拥戴他的。所以,除了已死的皇太极,当时谁也没他的权势大,他当然「理所当然」的想把汗位夺回来。       当时,大多数重臣并不反对多尔衮继位。因为他实在是有才干,有能力的。如果没有反对势力,他也就顺利登基了。       反对的人是八旗中由皇太极亲领的正黄、镶黄两旗。他们是皇太极的「亲军」,一向高人一等。如果多尔衮继位,他们必然失势,所以他们坚持「立皇子」,以维持皇太极的正统宗支。当时,最有势力的皇子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他比多尔衮还大三岁,也是军功显赫,政治经验丰富的人。       于是,大清分成了三派,支持多尔衮的、支持豪格的和中立的。局面闹得很僵,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大清的皇帝却是皇太极死了二十几天了,继位人选还没有确定。朝中剑拔弩张,「皇弟」、「皇子」之争,造成了空前的政治危机。最后这危机到底是谁解除的呢?孝庄!       她知道,如果让这两个势均力敌的人内斗起来,大清就完了。而这两个人是谁也不肯让谁的。所以她提出了第三人选她六岁的儿子福临。这一个人选,占了几个优势就两黄旗来说,他不但是「皇子」,而且因为他母亲的地位比豪格的母亲高,就「子以母贵」来说,比豪格更占优势。你们要皇子,就给你们皇子,你们还有什么话说?而且,豪格本来就只仗着两黄旗支持,两黄旗不闹了,他就孤掌难鸣。   ◎以情以理说服多尔衮     更重要的关键她得说服多尔衮肯让位。她首先「动之以情」她与多尔衮本是青梅竹马的情侣,阴错阳差让努尔哈赤把她指婚给了皇太极。虽然成了叔嫂,但她知道,多尔衮对她始终是有情的。多尔衮当然不肯让豪格,但让他所爱的布木布泰的儿子,总是可以考虑的。而且,她又答应让多尔衮摄政;反正福临太小,实际掌权的还是多尔衮,让多尔衮心平气和。其次「说之以理」他告诉多尔衮,如果多尔衮不肯让位,因此造成大清的内乱,则上无以对祖宗,下无以对子孙。这个「帽子」太大,多尔衮不能不考虑。更让多尔衮不能不顾虑的,是她还「胁之以势」;她出身蒙古贵裔,满、蒙的关系极为密切,蒙古方面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她以福临是「蒙古外孙」,争取了蒙古对福临的支持,又说服中立派赞同她的釜底抽薪之计。于是,让原先鼎足之势,变成支持福临的占绝对优势,逼得多尔衮不得不「让」位,而解决大清迫在眉睫的危机。        虽然就当时而言,危机解除,却也留下了后遗症多尔衮仗着自己的「让位」之功,扩张权力,排除异己,终于还是害死了他的对头豪格。朝中的王公大臣,有些依附他,有些不满意,也只好明哲保身,不敢与他对抗。到后来,他连小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使叔侄两人势同水火,把孝庄夹在两者间左右为难。多尔衮权大势大,嚣张跋扈,甚至想逼孝庄改嫁他,被汉臣劝阻。为了安抚他的情绪,孝庄只好逼顺治拜他为父,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顺治渐渐长大,他对多尔衮的仇视,是多尔衮心知肚明的。这令多尔衮不能不担心如果有朝一日顺治长大亲政,他自己将有什么下场?而且,他当皇帝的野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竟然想把顺治废了,自立为皇帝。      孝庄面临了抉择她心中不是不爱多尔衮,但不能坐视多尔衮篡位,造成对大清的伤害。她利用「心理学」的战术击败了多尔衮在顺治登基的时候,多尔衮和所有的王公重臣都写下效忠顺治的誓书。多尔衮当时的誓书上,誓言秉公理事,绝不存私心,排除异己,而且一定效忠皇帝,如果违誓,「短折而死」。孝庄把他的誓书给他看,指责他违背了誓书上的所有誓词!        多尔衮死于关外坠马,死时只有三十九岁对一生戎马的人,这是不可思议的。也许,就是他自己违反了誓书的誓词,让他心虚,才「应誓」的吧?   ◎稳定根基  铲除不法      照着被欺压的小皇帝和王公大臣的意见,多尔衮既死,巴不得马上就把他打下十八层地狱,并把他的同党一网打尽。但,孝庄阻止他们这么做,因为,她知道在他主政的八年间,跟他关系纠葛不清的人太多了,如果立刻清算多尔衮,会使人人自危。这些人一旦反扑,将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所以,多尔衮死后,朝廷还曾追尊他为「成宗义皇帝」。为他隆重治丧,备极哀荣。直到两个月后,新政府根基已经稳定了,才由为了自保的多尔衮属下检举他的不法,名正言顺的铲除了多尔衮的恶势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20
使满清完全掌握统治中国和蒙古;先败李自成;再张献忠;最后击败南明与李定国而完全统一;先后臣服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建立了大清封贡体系
第3个回答  2014-01-20
六大功绩:
第一迁都北京,保护故宫;
第二攻占南京,统一中原;
第三免除三饷,兴利除弊;
第四和善蒙古,治理西藏;
第五惩治贪污,整顿吏治;
第六兴文崇教,亲善汉人。
第4个回答  2018-03-24
怀疑复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