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如题所述

                                      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李聪强  描写的特点是细致、形象。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情况实实在在地描绘出来,让它“再现”于读者的眼前,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描写才称为心理活动描写。  “想”后面的文字通常有三种情况,“想”字后的标点也随之而别。  一、“想”字后的文字属于心理活动描写时,“想”后一般用冒号和引号。例如:  ②这时,我的朋友又发现“嗒嗒”的声音,好像在严厉地责怪我。我也赌气一走了之,心想:“我还有很多好朋友,少了你一个也不要紧。”(《我的新朋友──电话》)  心理活动描写的前面常常有提示语“心里想”之类话,相当于“心里在估算(估测)”或“心里在嘀咕”。如例①中的“心里想”相当于“心里的估算(估测)”,例②中的“心想”相当于“心里在嘀咕”。  这种用法的“想”有时可用“想道”。例如:  ③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在仙台》)  二、“想”字后的文字不属于具体的心理活动描写而只表示所想的内容时,“想”后一般只用冒号不用引号。例如:  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⑤我想:电脑也许会有失误。(《我的新朋友──电脑》)  例④⑤中“想”字后的文字都表示所想的内容,并不是心理活动描写,其中例④“想”字后的内容实际上是作者的一段富有哲理的议论。  这种用法的“想”字,不可换为“想道”。  例⑥⑦⑧“想”字后的文字都比较简短,只表示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也都不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其中例⑧中的“想”字后之所以不用逗号,是因为这是叙述性的语言,“想”字后面不需要语音上的停顿,加上逗号反倒隔断了连贯的语气。  这种用法的“想”字,也不可换为“想道”。  不过,上述三种“想”字后标点的使用情况,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各个作家(者)使用标点的喜好与习惯的不同,常常在遇到上述三种情况时在标点的使用上存在着差异,尤其是第二和第三种情况,“想”字后很难说用冒号对、用逗号对或不用标点对。我们在教学时,只要大体上分清这三种情况就可以了,不要一口咬定只有用什么标点才对。  另外,“×想”作插入语用时,表示引起人们的注意,后面用逗号。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句不在上述三种情况之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