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方"有"才"的意思吗?应该有啊,为啥字典里没有

如题所述

“方”在文言文里有一种解释:才;刚刚。作副词。
例如:《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方”(fāng)的文言文解释:
1、<名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
例如:《诗经·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2、<名词>方形,与“圆”相对。
例如:《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
3、<形词>正直。
例如:《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
4、<名词>方向;方位。
例如:《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
5、<名词>区域;地方。
例如:《<论语>六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名词>方圆;周围。
例如:《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7、<动词>比拟;相比。
例如:《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
8、<名词>方法;计策。
例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9<名词>道理;礼义。
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方也。”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名词>药方;单方。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11、<介词>当;在。
例如:《伶官传序》:“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
12、<副词>才;刚刚。
例如:《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13、<副词>正;正在。
例如:《荆轲刺秦王》:“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14、<副词>将要;就要。
例如:《涉江》:“吾方高驰而不顾。”
15、<动词>纵横;方圆。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之地方千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7
有的,可能字典收录不全。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乘积:~根。平~。开~。
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4. 一边或一面:~向。~面;
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
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
8. 为了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
9. 违背:~命;
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袁可立)解之。"
11. 才,刚刚:~才。如梦~醒;
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
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
14. 姓;
15.商朝时候把外部族称为方。
第2个回答  2015-05-07
方在文言文里有一个义项,作副词,解释为才;刚刚。
如:《雁荡山》:“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再如:《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你的好像是《古代汉常用字字典》,可能义项收入不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30
我也受此困扰,“方为”和“方可”按通常理解,应该是“才是”和“才可以”,但查找字典佐证,遗憾完全没有提及这两个词。
第4个回答  2015-05-07
想不起来,你举个例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