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一千字)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礼乐制度和皇位继承等各种规定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皇帝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6年袁世凯的垮台而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7年。皇帝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他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全社会和军政信息,进行日常统治活动。奏事有面奏和书奏的区分。面奏是具有一定身份等级的大臣和贵族当面向皇帝反映情况、回答咨询或请示。书奏是具有上奏资格的官署或官员通过一定渠道呈递文书请皇帝裁定审批。奏事的文种主要有章、表、书、启、议、疏、封事、题本、奏折、状、册等。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和作用,不允许混淆错用。到清朝康熙和雍正时期,更推行一种密奏制度,不但具奏人的范围有严格规定,而且具奏人必须亲手缮写,奏前或奏后均不准向任何人泄露内容,奉到皇帝的批示(称为朱批),不许向任何人出示,并且要限期缴回,亦不准抄存。密奏制度反映了帝制社会晚期皇权的极端高涨。皇帝通过口头或文书下达制令,其形式有谕、旨、策、制、诏、诰、戒、朱批等,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政务,均具有绝对的权威。朝议有廷议和集议的区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头提出,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举行廷议或集议,都是为了有利于皇帝决策。刺察,即皇帝通过自己控制的监察系统,甚至使用特种刑狱部门(如明代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等),对各级文武官员进行监督和审察,或用以了解社会的政治情况,加强对社会和百官的控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皇帝制度从初创到初步完善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皇帝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秦灭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自此,五行相克的学说便成为新王朝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而又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原则。第二,为维护皇帝的尊严,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刘邦令著名儒生叔孙通率其诸弟子共定朝仪,“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公元前200年,值长乐宫新建成,诸侯群臣朝贺之际,开始实行朝贺大礼。统治者大力加强礼的建设,使礼成为维持社会和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以礼入政、入法,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卑上下等级关系,使之成为指导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第三,皇权是在排除来自各方面的侵扰之后得以巩固的,它经历了与各方面政治势力的较量和斗争。隋唐时期是皇帝制度的完善并成熟时期。隋开创重新统一的局面,皇帝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隋以前的尊号只有“皇帝”二字,当时认为这已经充分表达出世俗最高贵尊宠的内容。到唐高宗李治时,群臣给他上号为“天皇”。意味着比一般皇帝的专门称谓更高一阶,是为上尊号之始。自此以后,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在庙号和陵寝方面,唐代以前,帝王庙号是根据故去的皇帝在本朝代的治绩和地位来评定为“祖”或“宗”的,并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享有这种“殊荣”。从唐代开始,确立了开国之主称“祖”,以后所有君主一律称“宗”的庙号制度。在礼仪制度方面,隋文帝时由太常卿牛弘修定的《五礼》130篇,唐太宗时制定的《贞观礼》138篇。唐高宗时制定的《显庆礼》130卷,唐玄宗时制定的《大唐开元礼》150卷。篇目卷秩越来越多,礼规也越来越细密。诸礼的共同特点就是集中突出皇帝的威仪。在符玺和诏敕方面,秦汉皇帝有六玺,隋以后确立皇帝八玺制度。八玺名称不同,用处也不同。在皇位继承方面,这个时期的统治者不断加强和完善皇嗣的建置和管理。隋唐制定了隆重的册立太子的礼仪,设置了规模庞大的东宫官署机构。后宫制度和外戚政治方面,隋唐时期的后宫嫡庶等级制度更加严格,后宫制度也臻于完备,尤其是皇后的地位在前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从《大唐开元礼》看,《五礼》之中有关皇后、皇太后的礼节规定占整个篇幅的近六分之一,增加了前代所没有的“皇后受群臣贺”和“内外命妇入朝皇后”的朝仪。这个时期,在皇帝制度其他的各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完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2
皇帝是国家君主的头衔之一,中文里原本作为中国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近代以来也作为西方国家的君主和其它强大帝国的国君的翻译。
在上古三皇五帝时代至夏、商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生前的称号为“后”;从商朝开始,君主生前称“王”,死后改称为“帝”;如黄帝、后羿、后稷、帝喾、帝尧、帝纣等。从周朝起,君主改称为“天子”,称“王”,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秦朝建立后,因嬴政认为功绩“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而创立“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谓,自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皇”、“后”与“王”,成为此后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并废除后代追思的谥号,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1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维护皇帝尊严,对与皇帝相关的名称也有具体规定,例如皇帝的命称“制”,令称“诏”,皇帝的起居、服装、出行也有专门的规定,如冕服。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或“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君王”、“天子”等等。
秦朝时,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政权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例如王莽篡汉。
中国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汉化以后,也使用皇帝的尊号。比如云南的大理国、西域的于阗国,特别是入主中原的五胡十六国以及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辽朝、西夏、金朝、元朝和清朝。
历史上在同一时期称为皇帝的一般只有一个。但在某些时期,如南北朝时,同时有数个皇帝并立。三国时期时,曹魏、蜀汉、东吴也曾经三帝并立。在一个王朝末期,各地方势力纷争产生多个政权,自封为皇帝,如明末大顺的李自成与大西的张献忠。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397个皇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04
什么制度?登基?还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