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人为何过午不食?

如题所述

2007年五一黄金周,莲觉参加了东林寺佛七法会。
所谓“佛七”,便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信众聚集一堂,依《佛说阿弥陀经》所指示,在七天中除了吃饭、睡觉,万缘放下,不间断诵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以期与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感应,临命终时感得佛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按照仪轨,参加佛七的信众要受“八关斋戒”,即七天中“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过午不食);七不着(装饰)香花曼、不歌舞倡伎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据佛教《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
说白了,八关斋戒,是三世诸佛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因为在家人家事、公务繁杂,修行障碍多,佛陀悲悯在家弟子,为了让他们过上一日一夜(或若干日夜)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下出世间的善因,而特别制定的在家人的出家戒——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中的“戒”,便是上述八条戒律;“关”,是指受持八戒能灭除诸罪业,远离诸恶法,使恶道门关闭,开启人天贤圣善道门;“斋”特指“不非时食”,也就是常说的持午,即“过午不食”。
说到持午,就要提及释迦佛的大弟子——迦留陀夷尊者了。这位尊者可了不得,学问高深,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宫廷教师,释迦牟尼成佛后,迦留陀夷便皈依佛教出家为僧,在五百罗汉中位列第五尊。据说释迦世尊在世时,僧人也吃晚饭的,就因为这位迦留陀夷尊者无意中闯了一个大祸,佛陀才制定了僧人持午斋戒。
据《增一阿含经》《四分律》记载:“迦留陀夷其身极黑,尝夜行乞食,时天黑暗,乞至他家,他家妇人正怀身孕,于闪电中乍见之,谓鬼神来,乃惊怖堕胎,后闻迦留陀夷为佛弟子,妇人乃发声恶骂。如来知之,即制定过午不得乞食之戒。”
经文说,迦留陀夷尊者学问虽高,相貌却难看,还黑不溜秋,一天傍晚电闪雷鸣,尊者托钵化斋,这家孕妇开门一看,以为见了鬼神,惊恐之下流产了,听说是佛弟子来化斋,妇人乃破口大骂。释迦佛知道此事后,便制定戒律——僧人持午,即晚上不准出去乞食。这位迦留陀夷尊者也深感懊悔,于是将功赎罪,认真教化众生,后被称为“教化第一”。
“不非时食”,便是午时之前可以进食,午后只能喝茶水,不能吃任何有渣的食品了。后来佛又制定“日中一食”制度,僧人只在午时吃一顿饭,早晚均不吃(有疾病者除外)。
经文说,有位名叫瓶沙王的国王问佛,为何要制定日中一食制度呢?佛回答说,早上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是佛菩萨吃饭的时间;下午是畜生吃饭的时间;晚上是鬼神吃饭的时间,僧人修道是为了成佛成菩萨,所以日中一食。
莲觉学佛后方知,斋戒制度的背后,其实蕴藏了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佛教认为,在人和畜生共生存的空间,还生存着鬼神、非人等众生,只因维度不同,人类肉眼看不见而已,但鬼神能看见我们。鬼道中的饿鬼众生,因做人时贪得无厌而生饿鬼道,受饥渴报应,所有美味到他们嘴边,就成了焦炭、铁丸、脓血和烊铜汁,所以每见人晚上吃食物,饿鬼内心的饥渴和恼怒便无以名状,佛陀不忍心饿鬼道众生受煎熬,于是令僧人过午不食。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佛教常识答问》中也介绍说,僧人日中一食原因有二:一是僧人饭食由居士供养,日中吃一顿可减少居士负担;二是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南传佛教仍普遍实行这个制度,严格者午后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汉传佛教禅宗僧人自古有耕种习惯,因劳动故,下午非吃不可,所以多数寺庙开了过午不食之戒,下午饭称为“药石”,即以疗饥,僧人可据自己的情况实行持午或“药石”。
在家佛弟子要为一家人的生计碌碌操劳,无论是持午还是日中一食,都有困难,但在佛七法会期间,能受持七天“八关斋戒”,体验一下出家人的生活,对在家佛弟子的积功累德大有益处。说来也怪,莲觉素有“低血糖”毛病,过餐不吃就犯头晕,但在2007年佛七七天中,不仅无有犯病,而且神清气爽,法会结束后人轻安了许多。看来佛教过午不食,正合人类养生精髓,如今所谓的科学饮食,无不奉劝人午后少吃甚至不吃,单从这点看,谁说佛教不科学?
其实持午也好,日中一食也好,主要是长养佛弟子的慈悲心,激发大乘菩萨的菩提悲愿,六道中“一切众生皆是我父,一切众生皆是我母”“饥而知人之饥,劳而知人之劳,寒而知人之寒”,自己少吃一顿饭,就多修一份福慧,多增加一份功德,然后将所有福慧功德回向给众生,祈愿天下人衣食无忧、平安吉祥。
窃以为这一点,便是释迦牟尼佛为佛教修行人制定斋戒制度的本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