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孝有三,都是哪三个?

如题所述

人不孝有三,分别是:

①一不孝: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

②二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

③三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传说中,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孟子评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汉代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将“后”解释为后代的意思。第二,后代学者对该文有不同看法和译法,倾向于将“后”理解为“尽后代的责任”。尚无具体的学术性定论。

扩展资料:

如果人们非要依文解义,从形式上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无后为大”,是指没有后德,不能被后人所尊重、学习和效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孝有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6

一不孝: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

二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

三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

出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传说中,舜帝的父母不贤,导致舜帝一直没能娶妻,舜帝最后只好不告知父母,自行娶妻。

孟子评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对于该段文字的解释,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汉代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将“后”解释为后代的意思。第二,后代学者对该文有不同看法和译法,倾向于将“后”理解为“尽后代的责任”。尚无具体的学术性定论。

扩展资料:

相关谬传: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舜娶尧之二女,并不是男女双方情感的需要,也不是媒人的牵线搭桥,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据《尚书》、《史记》 等记载,尧年老时,想寻求一位继任者,众人推荐了舜,当时,舜是一个鳏夫,而尧却决定用六戚观人法考察他,于是把二女嫁 给了舜。

假设以没有子嗣是大不孝的观念为价值标准,众人不会推荐舜,尧也不可能去考察他。所以,在此处孟子以舜不告而娶来论证孝不孝的问题绝对与传子孙以继香火无关。

实际上,尧嫁二女的目的是考察舜是否具有成为继体之君的资格,无论这个资格涵盖哪些内容,肯定与婚姻子嗣无瓜葛,因为舜那时就是鳏夫。

因此,后世多采用的赵岐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注释,与孟子“不孝者五”的内容相去甚远。孟子自己归纳有“不孝者五”:“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不孝者五”中的前三者是说 儿女自私,有条件或有能力赡养父母而不对父母进行赡 养;

后两条是说儿女嫌父母丢脸面(一说让父母蒙羞), 或儿女给父母带来灾祸。这五条中只要有一条符合,那么 儿女就是不孝;除此之外都算不得不孝,当然未必都算得 上大孝。

由以上孟子自己总结的“不孝者五”与“不孝有三”对比来看:作为“三不孝”之最大不孝“无后”并没 有出现在“不孝者五”之中,而孟子又是“智与言”之中 的佼佼者,这显然不合逻辑;此外,“从结构来看,二者也不一致。

‘三不孝’之中既有下对上,又有上对下的,而‘不孝者五’之中全为下对上的结构,即子女行为对 父母的影响,这又符合孔、孟所尊崇的下对上的孝道结 构。”

可见,孟子自己的“不孝者五”,不但内容具体无歧义,且符合孔、孟所尊崇的孝道结构,又为何创造“不孝有三”?这在逻辑上显然是不通的。

由此看来四百年后的赵岐之“三不孝”的解说,既没 有“不孝者五”合乎情理,在与孟子的诸多论述做比较之 下,它不仅与孟子本人关于孝的观念相牾,也和孟子之前 的儒家学者关于孝的思想大相径庭,显得荒谬至极。

所以,孟子的原意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

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经中明明写的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有人却偏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见:《十三经注疏》)。这种脱离仁德——孝的本质,以形式论断孝道的错误诠释,导致许多人误认为不结婚、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若是按照这种逻辑,一个人无论是地痞流氓,还是骗子无赖,只要给他爹妈生个娃,就算是大孝了吗?这显然与孔夫子“去除人欲,顺乎天理”、“三纲五常”的精神思想是相违背的,也是说不通的。

因此说,后人以讹传讹,将“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是对圣人理论思想的歪曲和误读。

如果人们非要依文解义,从形式上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

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无后为大”,是指没有后德,不能被后人所尊重、学习和效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孝有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全句为:“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丛,陷害不义;二曰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三曰不娶无后,绝其袒祀。三者之中,以无后为大。”这是列入中国古代法律的。如果有上列三种不孝的行为要被打板子甚至判刑。父母想干不仁不义的事,子女不加劝阻是一不孝。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又穷,子女不想办法挣钱,是二不孝。如果没有了父母,但儿子不愿娶妻生子担负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不能为家庭延续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白话问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没有后继人是三个不孝中的最不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被认为封建思想的桎梏,进而有人说儒家灭人性,孟子没人情,云云。因为他们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的便有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所谓过继,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长久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过继到他家作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没有,就到外族过继。目的就是保证他家不断后。所以,中国的家族沿绵几十世,这个血脉链上,有多少次的过继,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而且,越是体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后,所以过继产生的几率也越大。
  与过继并存的还有其他一些维持血脉流传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借种。这两种情况,读者从字面上应该可以看出其含义。而尤其要一提的是,关于借种,在中国古代的不少地区,曾经有一种集体的借种行为,是每年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有大量的长久无子的妇人聚集到一起,而那里还会聚集一群准备与那些妇人交合为她们提供“种”的男人。这在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可以说是极其愚昧的行为,催使这种行为的就只有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并非是我们平常了解到的含义。我认为更中肯的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做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即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

拓展资料

在原始宗法制时代孝有三个层面:其一,“生,事之以礼”;其二,“死,葬之以礼”;其三,在死后的漫长岁月,子子孙孙“祭之以礼”。并进而得出结论,“不孝有三”应该是:生不敬孝,一不孝也;死不礼葬,二不孝也;无后绝祀,三不孝也!

听书讲古,经常能听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并没有解释此“三”究竟是哪些。

虽然孟子没有明示,但是汉朝的经学家赵岐在注释这一篇的时候,给出了起码是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赵岐注云: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不孝有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