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有关青铜文明的小故事

帮忙找下,快点呀,大恩不言谢啊

秃尾龙拜山的故事:昭示龙母诞生

笔者有幸跟随大明山旅游开发者的脚步,也投入了解读大明山文化密码爱好者的行列。
  镌刻在大明山深处的“掘尾龙拜山”故事。
  在大明山下的武鸣县马头镇,随行带路的庙口村村民陆叔指着龙头峰东面的一座坟墓形的山峰介绍,说那就是当地著名的“莫乜掘”山,“莫乜掘”是壮族地名,译成汉语就是“秃尾龙母亲的坟墓山”。“秃尾龙”壮族叫“特掘”。“特掘扫墓”这一个故事在壮族地区流传很广,但像大明山地区这样确指具体地名的却很少。除了“龙母坟”之外,大明山地区与“秃尾龙”故事相联系的地名还很多,如罗波镇的罗波潭叫“龙窟”,传说是“秃尾龙”居住的“龙宫”,罗波镇布凌村的水潭传说是“特掘”化龙的地方,大明山的龙头峰是“秃尾龙”叩头拜母的地方,龙尾瀑布传说是“秃尾龙”扫墓时为母亲挂的挽幛……众多的与“秃尾龙”和“龙母”相关的地名,使记者产生了大明山龙母的炊事是珠江流域龙母和“秃尾龙”故事原创版的猜想。
  流传在大明山地区的“秃尾龙拜山”故事梗概如下: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明山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个贫穷的“娅迈”(壮语寡妇的意思),经常到野外挖野菜。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天,她在挖野菜回来的路上,看见一条身上发光长得很奇怪的小蛇,蜷伏在路边快死了。她很可怜它,就把小蛇捡回家烘暖,喂它吃东西,小蛇慢慢恢复了元气。
  “娅迈”把小蛇养在家里,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护理它。小蛇逐渐长大了,“娅迈”的茅棚已装不下它了,尾巴往外伸出去一大截。娅迈告坼小蛇,只有砍去一截尾巴才不会越长越长。小蛇点了点头,娅迈就拿起菜刀砍断了小蛇的一小截尾巴。小蛇于是变成了秃尾巴的蛇。壮话把秃尾巴称做“掘”,“娅迈”于是给小蛇起名叫“特掘”,人们按照壮族的习惯把“娅迈”叫做“乜掘”(“乜”在壮语山是母亲的意思)。
  “特掘”的尾巴虽然不再加长了,但身体却越长越大,茅房快给挤破了,吃的也越来越多,实在难以再养了。“乜掘”只好把它送到河里去谋生。
  “特掘”走了以后,“乜拥”的门前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十现鲜鱼利鲜果,人们都猜测是“特掘”送上门的。“乜掘”的生活慢慢富起来,成为人们崇敬的仙婆。后来,“乜掘”年老体弱病死了,村里人刚想米为她办丧事,却见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昂头摆尾凌空而下,把“乜掘”抬到大明山安葬了。人们于是把这座山叫“莫乜掘”(坟的意思)。
  “乜掘”安葬以后,“特掘”每年三月三前后都上大明山为“乜掘”扫墓。“特掘”扫墓时大明山地区就会风雨雷鸣。风雨过后,连绵的人明山脉到处瀑布飞泻而下,这是“特掘”为母亲高悬的白色挽幛。晚上,瀑布奔流的轰鸣声,是“特掘”在祭奠养母举行闹龙殿的仪式。
  这个故韦就是著名的龙母起源的故事。这一个故事在两广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但都叫做《掘尾龙拜山的故事》。笔者对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起源的故事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大明山的龙母故事最为具体确切,并且地理环境与故事的背景最为吻合:背靠大山,邻近有深潭和通人河的河流。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明山地区“特掘扫墓”的故事最具有古越人文化的特色,它的地名、人名都是壮语词。
  全国学术界已一致认定龙母文化是古越人文化,因此可以认定大明山地区“特掘扫墓”的故事就是珠江流域龙母传说故事的原版。事实上所有的龙母故事,即使流传在汉语地区的故事都带有鲜明的壮族文化特色,“掘尾龙”的“掘”字就是壮语借词。显然在这些不同版本的龙母故事中,儿有大明山流传的龙母故事才是所有龙母故事的源头,是原生态的龙母文化。
  
  藏住历史深处的人明山龙母村
  
  在清代编篡的《武缘县图经》中有一幅标有“龙母”地名的地图,龙母村位于大明山脚下的雷江圩附近,属于现在的武鸣县两江镇管辖,但在这张清代的地图上,武呜县的两汀圩尚未出现。龙母村现在的名宁叫龙英村,是70年代龙母村与邻近的英俊村合并时改的名字,后来两村分开,龙母村就沿用合并时的名字,但是远近乡亲仍叫龙英村为龙母村。龙母在清代曾是繁华的圩市,以演邕剧闻名大明山地区。现在两江圩和龙英村还存留有清代和民国初年记载龙母圩的碑文。
  笔者专程到龙母村采访,看见满村的门牌上都写着“龙英村旧龙母”的字样,看来,龙母村的名字并非虚传。最令人惊奇的是在龙母村北面路口竖有一块雕着蛇头的图腾石,图腾石的石质为花岗岩,估计是明代前的文物。整个雕刻的风格古朴传神。利民都言之凿凿地说,这就是“掘尾龙”“特掘”,是古时传下的守护神像。龙母“乜特掘”也是他们村的人。流经龙母村边的河叫龙河,壮语名为“达鳄”,是蛇河的意思。龙河是武鸣河的上游,发源于大明山渌达峡谷,南流与右江汇合后再与左江汇合成邕江。
  龙母村附近的蛇溪峡谷口有一个龙母庙,传说古时候龙母庙在大明山上,乡亲们上山祭祀很不方便,便纷纷提议在山下修一个龙母庙。后来龙母显灵,发了一场大洪水,把山上龙母庙的碑冲到了山下现在龙母庙的位置,于是大家就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新的龙母庙。
  龙母村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著名的独山战国岩洞葬恰好位于龙母村的旁边,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
  著名的广西考古专家郑超雄先生前段时间对龙母村进行了考察,认为龙母村是珠江流域绝无仅有的以龙母命名并以龙蛇为图腾的村子,它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融进人们心灵中的龙母和龙子崇拜民俗
  
  清代编撰的《武缘县图经》卷三记载:“龙母庙,县境乡村多有之,祀秦女龙母温夫人。”这一记载证明大明山地区所供奉的龙母神和梧州、广东等地的龙母神是同一个人,并且从这一记载也可看出,龙母崇拜民俗在清代前就已盛行。
  笔者在大明山下的两江、马头、罗波等乡镇采访时发现,许多村子都有龙母庙和龙神庙的遗址,现在
新建的庙宇中也多有龙母或龙神的神位。
  《武缘县图经》关于龙母庙的记载:大明山下有一个传说,认为唐代大明山地区的大首领韦厥的壮语意思就是“姓厥”,“厥”即秃尾龙“特堀”,也即以龙为姓。历史上陆斡镇琴筑泉边有一个高祖庙祭龙母和韦厥。这一现象说明,大明山地区的许多韦姓壮族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直系传人,是龙母的后代。
  大明小地区的壮族人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忌讳吃蛇和杀蛇。一些受外来人影响的年青人杀蛇吃蛇都会受到老年人的责骂。他们传说吃蛇会遭到灾异的报应,在家煮蛇烟尘落下会中毒。这一民俗与珠江流域的民众以蛇为佳肴大相径庭,只有沿江的部分客家人的风俗与大明山地区的壮族民俗相同。所以有一些民俗专家认为,只有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和沿江的客家人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
  大明山地区的壮族人和汉族人扫墓的时间也不相同,壮族人是以“特掘”扫墓的三月初三那一天为扫墓的节日,而汉族则是以清明那一天作为扫墓的节日。壮族扫墓的习俗是以五色糯米饭做祭品,传说这是因为“特掘”是五色龙的缘故。大明山“特掘扫墓”的民俗对壮族文化影响很大,据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介绍,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的壮族代表在研究为壮族设定一个法定的节日提案时,就是根据“特掘扫墓”的故事而提议将三月初三作为壮族的法定节日的。后来这一提案获衍了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可以说壮族的三月三也是源于龙母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龙母崇拜文化在大明山地区深深地扎根于广大乡村和群众之中,这一现象在珠江流域是罕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8
司母戊鼎是如何被发现的

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以后,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都积极参加探寻文物的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农民吴希增在安阳武官村北吴培文的田地里用探杆在10多米深处探到一个坚硬的东西,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便与吴培文商定,晚上就破土挖掘。半夜时分,挖到10米深,发现了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显露出来。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中,大如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在泥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未找到。估计,在埋入地下之前就失落了。第二天夜里,吴希增找了40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搭了个架子,用粗麻绳,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拉,一部分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将土填于下部,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就这样一点一点往上拉。提到六七米时,绳子断了,看天已亮,为防别人发现,将洞口封上,直到第三天夜里,才将这座方鼎拉上地面。
掘挖虽然是秘密进行的,但消息还是被传了出去。驻安阳飞机场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古董商萧寅卿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将鼎砸成四至十块,以便装箱运走。村民受20万银元诱惑,真的开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钢锯条锯,但由于方鼎的硬度高,没锯动,又改用铁锤砸,最后砸掉了鼎耳,使方鼎受到严重破坏。后来,村民认为把方鼎破坏了太可惜,又怕商人不要,不完整的方鼎很难出手,于是便停止肢解,将方鼎埋入地下藏了起来。
之后,日伪宪兵多次来搜寻,村民怕被日本人抢去,又将鼎转到很远的地方,方鼎才保存下来。
抗战胜利后,方鼎被运往南京,解放后又运到北京,现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方鼎另一个鼎耳是仿造另一只补铸上去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