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借物喻人,并蕴含深刻道理的诗句,及简要意义 比如:游园不值 可加悬赏到30

急用!!!!

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大雪压青松

作者:陈毅元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大雪越是压着青松,青松越是直挺。要想知道青松高洁的品格,就等到雪化的时候吧。
陈毅同志生前写的这几句诗,生动地概括了他傲霜斗雪、倔强峥嵘的战斗一生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诗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7
有这样一种东西,它的外表乌黑、粗糙,但是当它燃烧起来之后,可以给与人们光明与温暖。对了!那就是木炭。

木炭是由木头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长时间的燃烧才能形成,它是木头的化身,它经过长时间的大火的磨砺,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一块木炭如果磨砺的时间太短,那么会变成一块废料,如果磨砺得时间太长,那么就将化成一小堆灰烬。

有的人嫌木炭会弄脏自己的衣服,所以对它很厌烦,我却不一样。虽然它们的外表很平凡,甚至丑陋,但内心却很美丽,很特殊。它们不像花儿那样,把自己美丽的、漂亮的一面表现出来。相反我相信它一定想为人们做点什么,其实他做的已经很多了……

一块木炭开始燃烧,它开始完成自己的使命……当人们把它点燃,它竭力给予人们温暖与能量。木炭由乌黑变得全身通红,他努力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它的温度达到了最高,亮度达到了最亮,它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伴随着“噼啪”之声粉身碎骨,把自己变成了“白胡子”、“白头发”的“老人”,这之后,他才开始冷却。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人们遗忘在墙角,甚至垃圾桶里,化成土地的一部分,就是这最后的残渣也可以滋润大地,成为那鲜花茁壮成长的废料。木炭感到“心满意足”,因为它已经做到了自己生命的极致,木炭从不要求什么,只是一心为人们贡献自己……它来源于木头,却燃烧的时间远远长于木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记得有一次出去野餐时,我们点着木炭,用它来取暖、照亮。当妈妈问到我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我看着木炭,口中不觉答到:“我要做一个具有木炭品格的人,也就是做个给予人温暖的人;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做一个不追求外在美,而注重内在美的人。”妈妈点点头,说:“对!这也是我对你的希望。”

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那些甘为人梯的老师,那些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那些奥运会上面带微笑的志愿者,不都是具有这种品格吗?

说着说着,我们又点燃了一块木炭,吃了点烤肉。然而我并没有把燃尽了的木炭全部扔掉,而是细心的存起了一小块,为的是时时刻刻看着它,提醒我自己做个具有木炭品格的人。
第2个回答  2011-02-27
有这样一种东西,它的外表乌黑、粗糙,但是当它燃烧起来之后,可以给与人们光明与温暖。对了!那就是木炭。

木炭是由木头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长时间的燃烧才能形成,它是木头的化身,它经过长时间的大火的磨砺,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一块木炭如果磨砺的时间太短,那么会变成一块废料,如果磨砺得时间太长,那么就将化成一小堆灰烬。

有的人嫌木炭会弄脏自己的衣服,所以对它很厌烦,我却不一样。虽然它们的外表很平凡,甚至丑陋,但内心却很美丽,很特殊。它们不像花儿那样,把自己美丽的、漂亮的一面表现出来。相反我相信它一定想为人们做点什么,其实他做的已经很多了……
第3个回答  2011-02-26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人的意志应如草一样坚强
润物细无声 师者不求回报传授知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