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风格举例

如题所述

一、学术思想

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新的儒学思想—理学。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和陆九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理”和“气”是并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后之分。理是万物之源。“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两方,人欲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应当去人欲、存天理。经过二程与朱熹的发展,理学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南宋末年理宗时成为官方哲学。之后,陆九渊又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

二、教育:
宋元时期科考的内容和侧重点不断变化,时而重经文,时而重诗赋,时而重策论。但经文始终是最重要的内容,诗赋、策论也很受重视。《诗经》被确定为“十三经”之一。宋元时期的语文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达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高峰。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宋代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官学、私学、书院,历经“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学科门类增多,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宋代的私学更加兴盛和普及,大批知识分子人除了一部分“学而优则仕”外,教授私学成为他们的谋生方式。所以,当时的小学、乡学、村学、义学、家塾等十分普及。

三、文学: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陈师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李膺号称“苏门六君子”。

又有“南宋四大家”,即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褒,也堪与北宋三家相比。杨万里的诗歌清新活泼,以天然风景为主;范成大的诗歌关心民生,诗风清丽秀婉;陆游的诗以爱国著称,他的诗对偶工整,后人言“好对偶被放翁用尽”。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也称长短句。根据《全宋词》的记录,宋朝词人达到一千三百卅家,作品及残篇总计达到两万零四百多首。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晏殊富于花间派之风格。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作用。苏轼又立豪放派。周邦彦是格律派的始祖,其后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属此列。
此外,宋代“说话”(评书)非常流行,说话的内容就是话本。最著名的话本有《三国志平话》、《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宋宣和遗事》等;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也是根据宋朝的话本改编。

四、绘画:
1、在内容上,由以前的人物画居主流逐渐发展为以山水花鸟画为重心,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山水花鸟画名家以及作品。山水画至南宋时期,在北宋真实细致地刻画自然景色表现优美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摆脱的全景式布局,而表现富有感情色彩和浓郁诗意的山水形象。另外,风俗画和历史题材的绘画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

2、绘画风格上,宋代绘画虽然不曾有唐代那种深沉宏伟的气魄和昂扬的精神面貌,但在力求达到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的写实技巧上却大大超越前代。宋元人界画描绘建筑楼阁,花鸟画描绘动植物形态,都非常符合结构,不仅刻画有致,而且颇强调韵味。如高克明德《雪意图卷》,王振朋的《龙舟竞技图》。而且宋元时期的绘画也从以前的注重形式而发展为更加注重意境的描绘和思想的3、表达,追求从意境中来表现画家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3、在表现形式上,逐渐发展到元代的诗、书、画、印四者合一的境界。宋代诗歌题画方式发生了变革,宋以前唐五代的题画诗,在呈现形式上是诗与画各自别行,两不相涉。直接在画面上题诗从呈现形式上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就目前所知始于宋徽宗。自此才出现将入画之诗以其书法形态,置于画面空白处,成为构图的要件,与绘画形象建立起艺术上的均衡关系,和而不同,起着强化作品形式美的功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8
额......呵呵知道的东西比不了被我压下去的那位多....但感觉您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回答。。。。能具体说说你想要的重点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