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理想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如题所述

理想就是梦想,有理想,就意味着对明天充满了追求与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亦有诗云,“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从笔者来看,诗中的“理想”就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梦想”,梦想虽然不像诗里说的一样伟大、神圣,但它的确会成为我们披荆斩棘不断前行的动力,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有梦就有希望,心若在梦就在。有梦想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从小是否树立远大理想对个人的成长来说就显得颇为重要。 我国古训有言: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辞。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理想。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对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十分明确,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来到东北的沈阳,在当时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读书。有的同学回答:“为明理而读书!”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回答:“为挣钱,为吃饭,为不受欺侮而读书……”还有一个鞋店老板的儿子说:“为家父而读书!”引的全班同学一阵笑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周恩来是南方人,魏校长一时间没能听懂他的回答,于是周恩来又沉着、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异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为之一振,也使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校长万万没有想到这年幼的周恩来,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老校长高兴得连连点头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正因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远大的理想,周恩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总理,更成为了倍受世界人民景仰的一位时代伟人。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百年以来,一直在中华莘莘学子之间广为流传,成为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从1岁到101岁都可以为自己绘制一张未来的蓝图,因此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少年,但却又不可或缺。因为青少年时代对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此时,若我们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就会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所以革命前辈李大钊同志曾这样讲过:“青年啊,你们临开始行动之前,就应该定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毛泽东思想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无数成功人士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有理想的人生与没理想的人生,结局显然是天壤之别。 常言道: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呢?笔者是如此做的。 首先,开展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理想。一、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发展学生的兴趣着手,开展各种活动,寓理想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活动,既激发兴趣又培养能力。笔者在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充分发挥语文科任教师的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声情并茂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理想教育,并结合我校和社会实际,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利用辅导时间召开“前途理想教育”课,如:在与学生娓娓讲述周恩来为之中华之崛起的轶事时,笔者趁势利导,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呢?你们的理想是什么?通过学生不同的回答:为自己、为父母、为老师,想做老师、想当医生、想入伍当解放军......笔者又进行了引导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总会有实现梦想的一天,且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笔者还采用各种形式,如自我演说、小组讨论、日记作文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谈特谈自己的理想及如何通过勤奋好学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且使学生的理想付诸行动,为将来为国争光、参加国家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采用榜样教育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看大不看小,看近不看远。所以,采用榜样教育法不但要形象具体,而且要注意个性差异。例如:笔者引导学生以某个英雄、模范人物或生活中接触到的他(她)所崇敬的人或课本教材中的某一人物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树立理想——爱好唱歌跳舞的学生让其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歌星、歌唱家、舞蹈家;爱好数学的学生以将来当一名工程师、科学家作为自己的理想。 其次,通过道德规范教育来促进理想信念的形成。道德规范的养成,对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 要注意学生道德规范的教育。在道德规范的教育方面,笔者认真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根据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言行都能受到一定的道德规范的约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二、 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笔者通过召开专题报告会,用党的发展史,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学生中树立起党的形象、祖国的形象、人民的形象,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把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理想。 最后, 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一、在教育中让学生知道理想信念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信念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二、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明白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相结合起来。三、 要让学生懂得: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总之,对小学开展理想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生活。理想教育要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的实际出发,选择不同内容、不同方式进行。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感到所追求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之物,而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现实,从而坚定对理想的追求。小学时期是富于理想、选择生活道路的时期,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在时机上要从小开始,在方式上要从具体问题开始,在内容上要把远大理想与现实条件结合起来,重点进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鼓励他们立志成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