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安全常识与安全防范技能?

如题所述

一、公共场所安全防范
1、在操场、食堂、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短暂离开时,要将贵重物品带走。
2、请不要把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及大额现金放在书包内,并用书包占位。
3、发现物品丢失或可疑人员时要及时与场所管理人员联系,并报告保卫处。
4、请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有关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
二、宿舍安全防范
1、养成随手锁门(上保险)、关窗的良好习惯。
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
3、不要擅自留宿外来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报告。
4、妥善保管各类贵重物品,尤其是笔记本电脑,须上锁存放。
5、大额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密码选择不要用生日等易被他人破解的数字。存折丢失应及时挂失。
6、不要点蜡烛或使用明火。
7、不要使用伪劣电器和大功率灯具、热得快、电热毯、电饭煲等电器。
8、不要在宿舍焚烧物品及存放汽油、酒精、丙酮等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有害、放射性危险品。
9、不要在宿舍私拉乱接电源。
10、不要随意动用消防设施。
三、注意防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手中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一应俱全。这就使社会上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住高校,有的抢劫、盗窃团伙专“吃”高校。一些师生又不按规定保管公、私财物,使犯罪分子作案易于得手。
预防和打击校园盗窃是每个在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盗意识,了解校园内盗窃犯罪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
1.大学校园中发生的盗窃方式有哪几种?
(1)顺手牵羊:作案分子趁无人或同学不备将放在桌、床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占为已有。
(2)窗外钓鱼: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室内他人的物品钩走。
(3)翻窗入室: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
(4)以推销物品的形式踩点,然后进行偷窃。
(5)以认老乡形式或困难求助为名窃去银行卡或饭卡密码,取走银行的存款或饭卡的钱。
2.基本的防盗方法有哪几种?
(1)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箱子)里或寄存它处。
(2)饭卡要随身携带,不要存太多的钱,丢失后要立即挂失。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
(4)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能怕麻烦。
(5)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观察,必要时可打电话给校保卫科。
(6)晚上休息或假期不在宿舍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靠窗前的桌上。
四、注意防骗
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高,但因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等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1、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骗术?
(1)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
(2)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伺机进行诈骗;
(3)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4)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5)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
(6)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2、预防诈骗的措施有哪些?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这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3)交友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
(4)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个人隐私,一旦上当受骗后,无法查处。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这也是安全的需要。
五、交通安全
1、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校园交通管理规定。
2、在校园内行走,应注意观察、避让车辆。
3、平时出行注意了解和掌握交通标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4、不准在校园内练习或试驾机动车。
5、所有车辆进入校园应服从管理,按规定路线行驶,并停放在指定地点。
6、自行车出入校门须自觉下车推行。严禁购买赃车和证照不全的自行车。
六、网络问题
1、校园网用户应当遵守有关法规的规定,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
·散步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教唆犯罪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2、遵守网络道德,做文明守法网民。
3、网络交友须谨慎,要增强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4、加强技术保护措施,预防病毒侵入,并注意做好重要资料的备份保管工作。
七、疫病防疫等公共卫生问题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3

一、公共场所安全防范

1、在操场、食堂、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短暂离开时,要将贵重物品带走。

2、请不要把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及大额现金放在书包内,并用书包占位。

二、宿舍安全防范

1、养成随手锁门(上保险)、关窗的良好习惯。

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

3、不要擅自留宿外来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报告。

三、注意防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手中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一应俱全。这就使社会上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住高校,有的抢劫、盗窃团伙专“吃”高校。一些师生又不按规定保管公、私财物,使犯罪分子作案易于得手。

基本的防盗方法:

1、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箱子)里或寄存它处。

2、饭卡要随身携带,不要存太多的钱,丢失后要立即挂失。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

4、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能怕麻烦。

5、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观察,必要时可打电话给校保卫科。

6、晚上休息或假期不在宿舍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靠窗前的桌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6

一、公共场所安全防范

1、在操场、食堂、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要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短暂离开时,要将贵重物品带走。

2、请不要把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及大额现金放在书包内,并用书包占位。

3、发现物品丢失或可疑人员时要及时与场所管理人员联系,并报告保卫处。

4、请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有关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

二、宿舍安全防范

1、养成随手锁门(上保险)、关窗的良好习惯。

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

3、不要擅自留宿外来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报告。

4、妥善保管各类贵重物品,尤其是笔记本电脑,须上锁存放。

5、大额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密码选择不要用生日等易被他人破解的数字。存折丢失应及时挂失。

6、不要点蜡烛或使用明火。

7、不要使用伪劣电器和大功率灯具、热得快、电热毯、电饭煲等电器。

8、不要在宿舍焚烧物品及存放汽油、酒精、丙酮等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有害、放射性危险品

9、不要在宿舍私拉乱接电源。

10、不要随意动用消防设施。

注意防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手中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一应俱全。一些师生又不按规定保管公、私财物,使犯罪分子作案易于得手。

预防和打击校园盗窃是每个在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防盗意识,了解校园内盗窃犯罪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首先他们就业的问题,因为他们刚出学生门,有很多特别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所以他们就业上边会有一定的误区,再就是他们相信人,而且在一些感情上面也会受到一定的误区
第4个回答  2013-12-29
小心老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