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被日本侵占,日本是如何统治台湾的

尽量少点 谢谢

1、日据台湾初期,官民的抵抗,日本的强压政策

日本占领台湾初期,台湾对日本殖民者的抵抗,还是非常激烈的。日本采取了强压的手段,随时拘捕他们认为靠不住的台民,成群地屠杀,有时数百人被聚集在一起,用机枪扫射,集体处死。这种恐怖的统治,也有强烈的震慑作用,使台民不敢再有抗日想法。

2、日本在台湾的农业建设和“国民教育”

从经济方面来说,尝试了堪称亚洲第一次的农业革命,推行的项目有:使用化肥、培育新品种、有计划地规划水利灌溉等。他们开设了新型糖厂,代替过去用牛力和人力操作的制糖方法。不过这些措施多以台湾为实验性质,一旦犯了错误,台湾百姓先吃大亏。

台湾推行现代化农业生产,无论质和量都提高了许多,而且,这些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一部分的城市文化被带入农村,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全岛逐渐电气化,纵贯铁路修成,高雄、基隆两港开港。

在此基础上,日本带来了现代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生活形态,给台湾铺设了一层从西方经过日本,移植到台湾的世界近代文明。无可讳言,由于台湾不过是日本的文化边陲,虽然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取自日本本土,但台湾文化能达到的水平,难免先天不足,而且,很难有开拓创新的空间。

3、日本在台湾的“皇民化运动”

50年的日本统治,在后半段发动了“皇民化运动”,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台湾同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语。当局要求他们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皇民”必须放弃中国祭祀祖先的仪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粮食不足,实行配给制度,在台湾的日本人民,获得的一份配粮,台湾同胞能获得的大概只有一半的数量,皇民化的日本人,可以得到日本人和台湾人中间的一半。这一差别,使得许多台湾人,愿意成为皇民。为了表现他们是“皇民”,他们往往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更日本。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894年(清光绪20年),中国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次年3月20日,战况呈现败象的中国,派出李鸿章为和谈代表,并以全权大臣身份赴日本广岛与日本全权大臣议和。到达之后,李鸿章要求先停战,但谈判没有结果。

最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廷一方面承认朝鲜独立;另一方面也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割让予日本。

台湾割让予日本的记载为马关条约第二条之内:“第二、割让台湾全岛及其附属诸岛屿;第三、割让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威治东经一百一十九度至一百二十度,及北纬二十三度至二十四度间的各岛屿。

另外,第五条亦有如下之文字:日清两国政府于本约批准交换后,立即各自派遣一名以上之委员赴台湾省,实施该省之让渡事务,但需于本约批准交换后二个月内,完成上述之让渡。”因为此条约,台湾被迫进入了日本统治时期,成为日本殖民地。而该和谈经过亦史称台湾割让或乙未割台。

1895年6月2日,中国全权代表李经方与日本任命的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停泊于基隆海面的日舰“横滨”号完成了台湾交接手续。

而台湾人民则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在台湾岛上与日军展开数月的殊死斗争,是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又称“乙未战争”。

另外,虽然清廷因为战争失败才割让台湾,但日本谋取台湾的武力攻占方式,中国大陆学者称之为占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湾日据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从1895年到1945年一直被日本占领长达50年。
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对台湾人民进行压迫。政治上,殖民当局实行总督统治,台湾人被视作“二等公民”。经济上,殖民当局掠夺台湾工农业和矿业产品,加收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霸占台湾人民的土地,强行推销日本产品。文化上,他们强迫中国学生学日语。他们把初等教育学校分成“小学校”、“公学校”、“教育所”3种。将最好的教育条件都用于日本学童,而台湾本地人却得不到好的师资和设备。在中学和大学里就几乎看不到台湾学生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进一步控制台湾,他们把台湾所有的报纸都变成日文报纸,关闭中国寺庙,强迫老百姓改用日本姓名,学习日本的风俗习惯等等手段想彻底消灭台湾的中国文化和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12
很简单啊,日本陆军坐着联合舰队的战舰登上了台湾,然后和刘永福的黑旗军,本地乡绅组建的义军大战了几个月,直至台湾大规模反抗消失。追问

我问的是日本怎麽统治台湾的

第3个回答  2012-12-12
一开始是丘逢甲,刘永福等先后建立国家,开展抵抗运动。然后渐渐转入地下,成为社会运动。
日本设总督府,开展殖民教育。同时也大力推动改革,发展科技经济。还假设铁路、公路、电线、水库等基础设施。在二战期间,加强了思想?控制,统?治变得残?暴。最后投降,光复。
第4个回答  2012-12-12
日本对台湾、朝鲜等殖民地的统治方法,和英法等国的欧洲式殖民地统治方法是有极大不同的。英国人并没有想把印度人改造成为英国人,而日本人却试图把台湾人、朝鲜人改造成为日本人。1930年代的日本教科书描述“大日本帝国”时说:“大日本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的大和族以外,还有朝鲜族,汉族(台湾人)等少数民族。”
甲午战争以前,日本并没有奢望从清政府那里夺得台湾。所以对于突然到手的台湾,日本并没有及时制定出治理台湾的统治方针。1890年代后期是日本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之一,人们对治理台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比较开明的人提出采用美国和德国的联邦制,将台湾作为日本的一个自治联邦;比较保守的人提出采用中国式的民族同化方式,对台湾居民进行同化改造,使台湾人变成地道的日本人。日本政府一时也无法确定台湾的统治方针,只好采取“无方针”的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索政策
在“间接统治”和“皇民化”两派的激烈争论中,日本政府最后采用了综合两者意见的“渐进政策,即统治台湾的最终目标是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的“皇民化”,
总而言之,日本统治台湾初期的方针政策,是以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为蓝本的“间接统治”政策。除了剪辫子穿洋服等外,并没有对台湾居民的生活方式加以过多干涉。但这种早期的“间接统治”政策,后来被激进的“皇民化”政策取代,使日本的台湾统治政策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害怕具有中国血统的台湾人,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战,开始积极推行“皇民化”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改过去对台湾的
“愚民政策”,开始在台湾积极普及教育和推广日本语。 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台湾的中文报纸全部废止,改为日语报纸。台湾人保持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也被禁止,强迫台湾人参拜日本神社。1940年又开始号召台湾人自愿改用日本式姓名的“改姓名运动”,1937年以前,日本遵照欧美殖民地的惯例,只在殖民地搞农业和轻工业,不搞重工业,人为地制造宗主国和殖民地在工业技术方面的差距。1937年以后,随着皇民化运动的开展,日本开始在台湾兴建重工业,试图把台湾作为“南进”的工业基地。此后日本向台湾投入巨资,兴建钢铁、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使台湾的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从1939年开始,台湾的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业化”殖民地。
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是强加于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当然是应该被否定的事情。但日本并没有按照欧洲国家统治殖民地的方法统治台湾,而是把台湾作为本国的一部分来建设,给台湾带来了工业化和教育化,这是今天台湾人亲日情结的主要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