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湖北省黄石市详细的历史文化?

有关黄石的历史及发展,地域文化等等相关的资料,请了解的朋友多告诉我些,谢谢!

(2016·黄石)黄石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三四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息。解放后,在这里建立了黄石工矿特区,随后设立了省辖市。2016年8月是黄石市建市66周年。
(2014·黄石)黄石名山中,被称为“三楚第一山”的是东方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4
黄石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大概是1950这个样子成立的市吧。 然后有2所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理工学院,我是后者毕业的。。

黄石的重工业发达,主要还是因为它的矿业比较发达。。。

历史上西塞山是黄石代表。,。其他都没什么。。。

黄石的美女不少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25
  地 理 区 位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县,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境内村村通公路,对外通往全国各地,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黄石市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

  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内岩溶地貌发育,溶洞众多,很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黄石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2006年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石市统计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狠抓项目建设,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及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406.4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 %,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2 亿元,增长3.9 %;第二产业增加值212.53 亿元,增长16.5 %;第三产业增加值162.12 亿元,增长13.6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为7.8:52.3:39.9。与此同时,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44元,比上年增长11.7%。
  在黄石市经济增长中,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外需拉力有所增强。初步测算,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9%,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5.6%,拉动GDP增长6.48个百分点;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拉动GDP增长0.92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3%,比上年上涨1.3%。分品种看,食品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4.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6.9%,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9%。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3%,衣着类价格下降2.1%;烟酒及用品价格与上年持平。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8%。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78.9万人,净增0.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98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94万人,其中,“4050”人员1.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工业投资力度减弱,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部分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农业
  农业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完成农业增加值3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7.46亿元,增长1.9%;林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2.3%;畜牧业增加值5.74亿元,下降0.6%;渔业增加值6.99亿元,增长1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0亿元,下降1.7%。
  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7.4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97千公顷,增长2.2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6.2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22千公顷,增长3.2%;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91.22千公顷,增长0.8%。
  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粮食总产量64.92万吨,增长1.8%;油料7.12万吨,增长2.3%;蔬菜67.6万吨,增长0.8%;水产品产量10.66万吨,增长7.7%;禽蛋产量1.62万吨,增长3.2%。生猪出栏92.01万头,增长1.5%;牛出栏10244头,增长25.29%;肉类总产量8.15万吨,增长3%。
  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6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6.94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1万千瓦。农村用电7.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0万吨,增长1.5%。有效灌溉面积35.36千公顷,增长3.7%;旱涝保收面积28.93千公顷,增长8.1%。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2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重工业产值为486.17亿元,增长37.8%;轻工业产值41.89亿元,增长19.4%。规模以上工业中的轻、重比例为7.9:92.1。2006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9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15亿元,增长2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1.9%,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2006年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2%。产销衔接趋好,工业生产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23.85亿元,增长36.1%,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6.9点,比上年提高23.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2.88%,提高3.5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92%,提高2.0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8.78%,提高3.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23890元/人,增长5.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57次,加速0.42次;资产负债率62.08%,下降0.5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8.57亿元,增长30.3%;实现利税总额52.38亿元,增长53.1%;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26.39亿元,增长84.2%。
  大中型重点企业支撑作用增强。全市产值过亿元的大中型企业达到71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共完成总产值469.57亿元,增长34.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4.1%上升到88.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钢材产量283.15万吨,水泥1483.76万吨,分别增长15.7%和10.5%;铝8.38万吨,铜23.12万吨,发电量63.7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3.8%、20.6%和20.7%;压缩机产量608.17万台,增长52%;镀层板产量29.77万吨,增长23.3%;磁卡产量2.05亿片,增长7.9%。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9.6亿元,增长24.8%。资质以上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0.8万平方米,增长1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123.88亿元,增长35.4%。按投资主体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40.1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1%,比上年下降9.47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97.86亿元,比上年增长49.7%。
  第三产业投资支撑作用增强。全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为黄石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2006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生铁1.2万吨/年、粗钢20万吨/年、热轧钢材29万吨/年、铁矿开采48.4万吨/年、铜采矿14万吨/年。
  房地产开发高速运行。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达到258.58万平方米,增长27.3%。房地产交易市场活跃,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达到99.73万平方米,增长24.4%,商品房屋销售额达到15.89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4.35亿元,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从城乡市场看,城乡市场趋于同步发展,市、县、县以下零售额分别完成88.02亿元、29.61亿元和30.6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3%、13.9%和13.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21.86亿元,增长1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19亿元,增长2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06年,消费品市场汽车、信息产品、教育服务型消费亮点频现。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38.8%;汽车类、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分别增长28.3%和25.5%;书报杂志类销售额增长13%。2006年全市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5个,全年成交额达到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0.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1%。其中,进口额6.35亿美元,增长49.8%;出口额3.98亿美元,增长33.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63亿美元,增长70.3%,加工贸易出口1.35亿美元,增长6.3%。2006年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外贸出口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稳步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外商直接投资16809万美元,下降12.1%。2006年,全市外商投资新批项目27个,其中,中外合资企业9个,外资企业16个,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1个,合同外资金额15296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货运量6185万吨,增长3.3%;客运量完成3839万人,增长5%。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69.58亿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13.23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3.5%和5.8%。
  邮电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9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1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9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5.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7万户。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98.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1.5%;国内旅游收入8.45亿元,增长41.3%。海外旅游人数3969人次,增长59.5%;外汇收入145.71万美元,增长55.39倍。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实现财政收入4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大大高于当年经济增长速度。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33亿元,同比增长28.3%。全年完成各项税收36.57亿元,同比增长29.1%,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8.5%。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32.8亿元,增长37.9%。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稳步增长。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7.2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11亿元,同比增长20.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2.34亿元,同比增长27.3%;存贷差额154.9亿元。现金收入777.97亿元,增长14.4%;现金支出800.94亿元,增长13.3%;现金净投放22.98亿元,下降14.4%。全年保费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保险赔付支出1.57亿元,增长18.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06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95万人,比上年增加0.08万人,增长2.78 %;成人高校在校生1.2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在校学生3.16万人,增长33.67%;普通中学146所,在校学生21.17万人,增长1.14%;普通小学700所,在校生24.45万人,下降9.87%。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专利申请量1100件,专利授权量 319件。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2项;争取省和国家科技资金778万元。市级鉴定科技成果40项,居国际领先水平2项,居国际先进水平1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创新奖1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1.37%,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4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4个,电影放映管理机构6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3座,有线电视用户28万户。全年出版市级报纸2700万份,其中,黄石日报1100万份,内部期刊9万余册。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6个,卫生技术人员11102人,病床床位8080张;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个,卫生技术人员320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有3人5项次获世界冠军。在全省十二届运动会中,获83枚金牌,名列全省第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民体质达标合格率90.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2006年,黄石市人口出生率为8.46‰,死亡率为4.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53.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26.3万人,乡村人口为127.57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2006年黄石市城镇化率达到49.7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2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3182元,比上年增加372元,增长13.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用于吃的支出比重继续下降,用于吃以外的居住、学习、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方面支出比重显著上升。2006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3.6%,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市水资源总量27.0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070立方米。总供水量13.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2.81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32亿立方米。
  2006年,黄石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0.03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12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0.031毫克/立方米。空气污染指数为86(属于优良),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290天,优良率为79.5%。
  全市各级环境监测机构3个,环境监测人员69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8个,总投资1.67亿元。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控制区总面积75.9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2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73.6平方公里。

  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
  历 史 沿 革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随后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办事处、湖北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黄石市在此基础上过渡建成。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归黄石市。

  大冶县始建于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为南唐主时,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取自殷商以来一直“大兴炉冶”之意,便定名为大冶县。

  唐虞之世,市地属二苗。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浔阳。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唐哀帝天?二年(905午),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16年(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27年(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民国31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37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辖黄石市。

  人口资源
  (根据2005年黄石市1%人口抽样调查公报)

  一、总人口
  2005年年底全市总人口为252.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239.9 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总人口与2000年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247.75 万人相比,增加了5.05万人,增长2.04 %;年平均增加 1.01万人,年平均增长0.41%。
  二、就业和失业人口
  全市人口中,2005年底就业人口140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 1.7 万人;城镇就业人口77.3万人,比上年底净增加2.8万人;城镇失业人口5.7万人,比上年底减少2.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90%,比上年底下降3.5个百分点。
  三、城乡构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25.4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27.39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为131.82万人,占总人口的52.14 %; 女性为120.98万人,占总人口的47.8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8.96。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下降了1.61个百分点。
  五、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4.05万人,占总人口的21.38 %;15-64岁的人口为182.47万人,占总人口的72.1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28万人,占总人口的 6.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52.42万人,占总人口的99.85%;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0.38万人,占总人口的0.1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1万人,增长了2.06%;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600人,增长了18.75 %
  七、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602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927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同口径相比,每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775人。
  八、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74.6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51.6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7人。其中: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2人,农村为3.83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47人,城镇减少0.03人,农村减少0.33人,家庭户规模向小户型转变。
  九、自然增长率
  2005年全市总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4.1 %,自然增长率4.16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05个百分点, 死亡率上升0.55个百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 。
  十、全市人口的分布
  全市7个县(市、区)(含开发区)的人口分布如下:

  地 区 总人口 常住人口
  全市 252.8 239.9
  阳新县 97.11 86.06
  大冶市 88.88 83.10
  市区 66.81 70.74
  #黄石港 17.86 19.60
  西塞山 24.82 26.4
  下陆区 11.06 11.15
  铁山区 6.77 6.71
  开发区 6.30 6.88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