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和远视是怎样形成?又该怎样预防?

如题所述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很多的
  一、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父母或者上一代的父母有过近视历史的人,都很有可能发生近视,这是遗传性近视。
  二、自身与环境的因素影响。如身体虚弱、贫血、营养不良以及用眼不注意卫生,不注意作息和书写距离,长时间观看电视、游戏机、电脑等等,但主要是生活习惯的影响和未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所致。
  眼睛在看近处的物体时,不需要调节。但在看近处物体时,眼内晶状体的凸度增加,膨胀,这样就增加了屈光能力,使物体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楚。长期近距离作业者,由于晶状体总是处于过度调节状态,便引起视力疲劳现象。同时看近物体时,两眼球聚向鼻根,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日久天长,眼轴线就慢慢变长了,造成近视。光线的强弱与近视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长期在照明不好的光线下从事近距离作业,也是发生近视的原因之一。

  引起远视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1) 轴性远视:是远视眼中最常见的,即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为短,也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处于+2.50~+3.00D的远视状态,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随着发育,眼轴也慢慢增长,但在5岁还有90%的孩子处于远视状态,16岁则减少到50%,但因度数较低,处于调节范围之内,一般不会感觉到。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则形成轴性远视眼。一般临床所见的远视,多在+6D以内,但也可见有高度数远视眼,有的甚至会高达+24D。
  (2)曲率性远视:是由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多为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扁平晶状体、先天性平角膜等;也有由角膜外伤引起者。近年来,由于屈光性角膜手术的普及,因近视手术过矫引起的远视逐渐增多,应引起重视,但PRK术后早期因角膜上皮尚未完全修复,常会表现为阶段性的远视现象,应事先给病人解释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3)屈光率性远视: 由于房水、晶状体的屈光指数减少,玻璃体的屈光指数增高引起,这类原因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老年人及糖尿病人,有的晶体脱位也可导致远视。此外,眼球壁及眼内肿瘤、网膜水肿、眼眶的炎性肿块,甚至网膜剥离都可引起病理性的明显远视。
  您好;营养补充
  蛋白质:就巩膜来说,就是由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
  看书写字时间不宜过久,持续1~1.5 小时后要有一个短时间的休息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线下看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6
近视是因为眼睛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或者眼睛发育过头眼轴变长后,日常的光线通过眼睛相交在视网膜前面,但只有当光线通过眼睛正好相交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晰。所以近视眼看东西就模糊,尤其看远的东西,看近的东西因为近视眼晶状体本来曲度就大,所以为了看近物它还有余地再让曲度变大以调节到看清近物品,而看远物时本身曲度过大的晶状体很难变平直,所以看远物就不清楚了。
远视眼则是因为晶状体扁平,光线通过眼睛到了视网膜还没相交,而使得成像模糊,而且是看近看远都模糊。尤其看近时要求晶状体弯曲,但远视眼的晶状体本身就平直很难弯曲,所以看近物比看远物更模糊(看远物时要求晶状体平直,所以看远物比看近物稍清晰,但因为不管看近物还是远物,远视眼光线始终不能在视网膜相交,所以还是不能清晰成像)。
原因后很多,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其实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是远视眼,在出生后到10多岁中慢慢变成正视,有的孩子后天用眼频繁,促使了眼睛过度发育,眼球变大,就成了我们经常见到的近视。有的孩子一直不注视近物(比如到一定年龄要学认字,看电视),导致眼睛发育迟缓就会停留在小时候的远视状态,形成远视。
预防的话对于宝宝来说,每个年龄段都有规定的眼睛的度数,并不是1.5的眼睛都是好事,3岁的孩子要有1.5,那等他10岁的时候肯定是严重的近视,因为他的眼睛过早成熟,近视的本质就是眼睛的成熟过早、过头。所以要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采用不同训练眼睛的方法以达到相应年龄对应的正常视力。

1岁0.2~0.3 2岁0.4~0.5 3岁0.6 4岁0.8 6-7岁1.0

如果孩子在相应的年龄表现的比正常孩子近视,则要鼓励孩子多看远处,避免写字看书看电视等近视力训练。如果孩子在相应年龄表现的比正常孩子远视,就要鼓励孩子多写字,看电视,做手工以锻炼孩子近视力。

平时注意不要用眼疲劳,避免紫外光灯,闪光灯,电焊等有害光线。
第2个回答  2021-05-10

整个眼睛是个光学系统,通过光学系统把我们所看到的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聚焦在黄斑正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图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