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杨玉环为什么没被立为皇后

如题所述

杨贵妃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熊涛,再加上天生丽质,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唐玄宗为了博得杨玉环的欢心,可谓是有求必应,不仅让他香享尽荣华富贵,就连她的家人也都赏赐高官厚禄,且地位显赫,真可谓“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可是如此宠爱她的唐玄宗,为什么没有册封她为皇后而只封为贵妃呢?

这一问题,从唐至今,引起人们无数的好奇与猜测。

观点一:由于唐玄宗时从儿子寿王李瑁手中将杨玉环抢过来的,尽管唐玄宗为得到她,先让她做了一段时间的女道士,但毕竟杨玉环确确实实嫁给了寿王为妻。在重视礼制的封建社会,这种违背常理的女子哪有资格做母仪天下的皇后呢?唐玄宗与杨玉环自然对此心如明镜,唐玄宗不能封,杨玉环也不提。因而一直到死,杨玉环也违背立为皇后。

观点二:唐玄宗之所以不封杨玉环为皇后,是从寿王身上考虑的。杨贵妃被夺走,给寿王留下了感情上的创伤,这一点唐玄宗是清楚的,同时也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再加上杨玉环长期没有生子,皇后的位置一直没有人选,一旦发生重大变动,很有可能造成政变。因而唐玄宗在61岁过完大寿的时候,就将杨玉环立为贵妃,而没有立为皇后。

看过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尽管杨贵妃没有被立为皇后,但在宫中的地位却一点儿也不亚于皇后,实际上就是六宫之主,无人不敬,没有哪个妃能超越杨玉环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皇后不皇后的,其实都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5
李隆基之所以没有册立杨玉环为皇后,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李隆基对杨贵妃曾经是自己儿子寿王妃这一点有所顾虑。杨玉环之所以从寿王妃摇身变为玄宗妃子,原因是,武贵妃死后,后宫数千佳丽中,没有一个能合李隆基心意的。臣属们为了让玄宗快乐起来,给他推荐了已经成为寿王妃的杨玉环。虽然,杨贵妃为了“改适”,假模假式做了一阵子尼姑,但曾经是“儿媳妇”的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二、李隆基跟杨玉环的结合,主要是文艺兴趣的相投,并没有要她“母仪天下”的想法。李隆基是个十分热心的文艺爱好者,他不但喜欢欣赏文艺演出,还精通多种文艺形式,他“素晓音律”,作曲、吹笛子都很在行。他甚至让数百名宫女成立了一个皇家女子乐团——梨园,集中居住在宜春北院。“善歌舞,邃晓音律”的杨贵妃也常常到梨园演奏她拿手的琵琶,深受大家的欢迎,“诸王贵主”竞相拜她为师,学习弹奏琵琶。玄宗之所以每次游宴、洗温泉都要带着杨贵妃,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文艺爱好和相当的文艺造诣,文艺上他们有共同语言,可以互为知音,也可以说是琴瑟和谐。
三、杨贵妃虽然聪明伶俐,能够随时迎合皇帝的心意。但是,李隆基对她显然是有所不满的。天宝五载和天宝九载,杨贵妃两次先后两次被李隆基驱逐出宫。驱逐的原因,史书没有明言,不得其详。当然,每次驱逐杨贵妃后不久,多情、痴情的李隆基就会后悔,思念不已,很快由高力士将其接回宫中,礼遇如初,欢爱如旧。可以说,杨贵妃对李隆基而言,是让他欢喜让他忧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只适合恋爱做贵妃,不适合结婚做皇后。
四、杨贵妃显然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女人,她没有多少权力欲望。一方面她满足于李隆基的宠爱,另一方面她有文艺的爱好,日子过得很充实。此外,有没有皇后的名号,对她而言没有太大影响。
五、唐玄宗晚年虽然有些沉湎于男欢女爱,沉湎于声色娱乐,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头脑比较清醒的皇帝。别的不说,至少他不会把官职当作可以滥赠予人的东西。他的驸马、功臣张说的儿子张垍很想得到宰相的职位,但是,李隆基就没有轻易地委任他为宰相。有一次,一个艺人在一次演出中有上佳的表现,博得了玄宗的好感。但是当他通过高力士说情,想要获得一个小职位的时候,李隆基就不但没有让他如愿,反而把他给杀了。可以推测,对于皇后的名号,他还是相当看重的;对于杨贵妃,他也没有爱到头脑发昏、任其索取的程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1
“杨玉环”没有被册封为皇后的根本原因是“李隆基”对她仅仅是感情上的钟爱而非政治上的需要。
1、皇后这个职位是很大的政治筹码,一般情况下皇帝只会在迫切需要拉拢某一个势力集团的时候才会以立皇后的方式来操作。比如“康熙”为了拉拢“索尼”打击“鳌拜”而娶“赫舍里”直接立为皇后。汉武帝立“卫子夫”做皇后是希望“卫青”能忠心耿耿地替他打匈奴。唐太宗立“长孙氏”是为了笼络住“长孙无忌”;“刘邦”和“吕后”则是共同创业所以平起平坐;“李治”立“武则天”是为了直接与武则天结盟共同打击关陇贵族势力,因为武则天在朝堂上有一批支持者。所以立皇后是政治行为而非个人情感行为,不会因为太过于喜欢一个女人而立她做皇后。
2、对一个强势的皇帝而言,其内心是不喜欢立皇后的,毕竟皇后的权力不小,某种程度上牵制了皇权。秦始皇是最强最有权力的皇帝,他就根本没有立皇后的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