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醉落魄主要讲了什么?

如题所述

《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苏轼的这首《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用词细腻质朴以情感怀扣人心弦,它是苏轼密州赴任与杨元素还朝,两人从杭州同行至润州时分手所作。整首词浸润在一种凄凉哀伤不舍的氛围之中,苏轼官场沉浮屡次被贬,心中抑郁可想而知,他与杨元素同行又同病相连,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二人分手在即,离别不舍之情萦绕而出。

上阕:“分携如昨”开篇即抒发感慨,感叹相聚之短,为离别打下基调。“萍漂泊”一语道破苏轼自身前途未知的境遇,也表述了其内心的孤寂,“相聚”、“离索”又表明二人即将分手,离别情绪尽显,“偶然”一词道出相遇的欣喜与要分开时的不舍。“病”“愁”“错”都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冷的情绪。可以说整个上阕都是苏轼内心孤独渴望宣泄的情绪流露。

下阕:作者笔锋一转,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与友人喝离别酒,“一笑休辞却”“同是伤沦落”大有苦中作乐自我消遣之意。“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表达了苏轼的退隐还乡之意,可惜身不由己一直没能够实现这个愿望,仕途坎坷再加上苏轼年事渐长,他渴望回归内心的平静,远离朝堂的归隐是他所渴望的,“归飞鹤“就是他自己愿望的化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7

《醉落魄》,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又名《一斛珠》、《怨春风》、《章台月》等。《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属中吕调,《尊前集》注“商调”,金词注“仙吕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双调五十七字,仄韵。据旧题曹邺小说《梅妃传》,谓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妃不受,以诗谢,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名《一斛珠》,曲名始此。又有宋大曲《一斛夜明珠》,见《宋史·乐志》。张先词名《怨春风》,黄庭坚词名《醉落拓》。

第2个回答  2017-10-17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