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如何才能提高分数到300多分?

如题所述

高三阶段想要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其关键是对学习进行查缺补漏,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可以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卷子等,先对知识、以及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个梳理。找出哪些内容自己还没记住、哪些知识还没有搞懂、哪些知识以前忽略了、哪些题目做错了、做错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无论是概念、原理、公式,还是具体的知识点,都要标记并整理出来。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攻克了。没记住的要花时间去记忆背诵,不理解的要抓紧找老师同学弄懂。很多学生不敢问老师问题,害怕被老师笑话。老师就是专门传道授业解惑的,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所以大可不必担心。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才能稳扎稳打。

对于梳理出来的一些重要知识,陆续有计划地去记忆背诵或学习。记忆背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尝试回忆法,学完后就尝试着回忆一下,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回头确认巩固。至于一些提高记忆的方法和训练,大多是运用联想、思维的能力,比如“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编码定位记忆”通过“谐音、形象转化、意义转化”来进行编码方便记忆,再结合“人体、家居”等来进行定位记忆;“思维导图记忆”则是发挥思维的力量,对知识进行梳理后的结构化记忆。“记忆力差、有时间的话”倒也是可以学习学习的。

知识很少出现学习或复习一遍就完全记住的情况,所以要学会重复温习,具体的方法是“间隔复习”,也就是有时间间隔的去复习。按照遗忘曲线来讲就是在学习和暂时记住之后的:20分钟后、1小时后、8小时后、1天后、2天后、一周后、一个月后再次复习。具体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你想记多久,也就是考试时间来设定。如果你一星期后要考试,那么你应该今天复习完后,隔一至两天进行再次复习;如果你一个月后要考试,那么今天复习完后,应该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复习;如果你三个月后才考试,那么你今天复习完,可以过半个月再进行复习。如果觉得次数不够,那么就按照时间间隔再增加几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我就大概和你说一下我的想法吧,我也是去年才从高三出来的,对于这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首先是数学,数学就是几道固定的题型,既然你是数学不行,那我就建议你就再这最后的80多天猛抓前面的几道题,力求把其那面的选择与填空题的分得到手,这样你也就差不多就有100分左右了。而后面的应用题那你就做一道就行,不过最重要还是要有一定的正确性,不在于题目的多少。那么只要最后不出意外,100多分绝对是收入囊中。
再讲讲英语吧,对于英语就是需要自己去记。。。。
1,英语单词,在最后的80多天里,你要加紧记,最重要是记到心里去。
2,英语听力,把以前学校里模拟考试的听力尽己所能全背下来,并且基本几道心里去。
3,英语阅读,很重要就是你要把以前的书找到,然后有可能的话,你可以找到你的老师,然后让你的老师帮你根据他的经验来为你指出和高考的阅读很相近的课文,然后就是需要你去背了。希望你能够加油。如果背完以后还有时间,可以被一些其他的高考的阅读,力求把它弄懂为止。
这样,只要你做到了,我绝对可以保证你能考到你想去的学校。甚至更好。

不过最后还是要强调你一定要自己能够下得了决心,因为我以前就是因为不能坚持下来,所以最后没考到自己想去的学校。所以你一定要加油啊!!!!!!克服自己的很多毛病。你一定会成功的!!!!!!!

好了,最后就祝你考上你自己理想的学校吧!!!!!!!
我永远支持你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05
高三分数要提高到300多分,下面是学习方法供参考。
高三学生提高成绩学习方法:
一、高三学习的总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以学习为中心
在高三,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任何事都是微不足道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着学习转。
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管了,包括不再在乎形象,不再关心天下大事,不再涉及同学纠纷,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主线——以老师的讲解为主线。紧跟老师的步伐,不要抛开老师另搞一套,不要给老师分三六九等,就要尽你最大的能力去挖掘他课堂上的宝藏。一定要坚信,每一位老师课堂上都有宝藏。
跟这老师学习也有门道。预习的时候,不要仅仅把学案填填空,而要自己认真的搞懂;听课的时候,不要机械地做“课堂记录机”,而要始终保持积极状态,不仅把握老师的思路,更要跑到老师前边,像君临天下一样驾驭课堂;做作业的时候,要真正做到限时练习。
2落实——将工作做到实处。刚才已经说了主线的落实方法,除此以外还有比如做题做到某个知识点时,一定要翻出课本扎实看看;纠错的题目要彻底弄懂;笔记、纠错要时常翻看,看一个就一定会一个,别贪多嚼不烂。
3效率——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个高目标,让自己的动作迅速起来。写字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提醒自己:再快一点。限时练习是提高效率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训练规范性与考试状态。
4有用——收益最大化。做好了之前三点,如果你还有时间,那么就可以给自己“加餐”了。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不足,了解自己的智力特点,然后对症下药。比如说,如果英语每次都140,数学却在100分上徘徊,那么再在英语上下很大功夫就比较愚蠢了;如果5:00起床必打瞌睡,那就干脆5:30起,没有效率的拼时间是毫无意义的。“有用”原则还体现在,高三上学期每张卷子必纠错,把精华的东西留在本子上,因为没有时间每张卷子都回头看;而下学期以拉练套题为主,套题我都把它们订成一本,直接在卷子上改,节省时间。高考前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要用在刀刃上,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3、保证良好心态
1学习讲究的是综合效益,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对手多学十分钟就夜不能寐。竞争是必须的,而在自己不松懈的前提下,要相信自己。
2高三学习的过程大致有三个环节:期望-努力-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和“努力”是控制的,而“结果”是无能为力、说了不算的,所以,“期待最美好的,把握能把握的”,至于结果,该来的总会来的,不要心急,不要急于求成,静候吧。
3情绪必然会有起伏,必然会感受到压力。适度的压力能让状态达到最佳。而情绪低落、压力过大时,应该学会自我调节。这个方法有很多,比如适当听歌,看有水平的杂志,读点励志文章,跑跑步等等。建议大家,时常去找老师谈谈心说说话。真的,不试过都不知道老师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4当觉得为时已晚时,那正是最早的时候。就从现在开始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一方面,不要绝望;另一方面,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要按部就班,永远不要告诉自己“来不及了”“没时间了”。在大考之前,很多同学会觉得只有一周了,自己肯定复习不完了。这一周比想象的要长得多。然后制定计划,一直复习到上考场之前。高考前一个月,甚至从三轮复习开始,就有许多老师同学认为这个时候只要保持状态,学不学无所谓了,而我一直坚持制定计划,认真实施,到6月9号。
5静下来,沉下去,尽心力,成大器。学习需要安安静静的,不能浮躁,让心沉静下来,哪怕泰山压顶都岿然不动。
二、关于各科学习
1、不要迷信什么语文成绩提升非一日之功,然后就消极的对待语文。要知道,就应付一个区区高考而言,语文是可以速成的。高三要利用好套题和专项练习,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题。
1积累的基础知识要每天看。每天看十分钟,比一周集中看一小时效果好。
2要整理笔记。做法是把同一个题型整理到一起,同时给这种题型也分类整理。比如标点题,把问号放一块,引号放一块;病句题,把主语残缺放一块,逻辑混乱放一块;诗歌鉴赏把同种手法的诗句放一块等等。我特别喜欢从中找规律、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3做题要透彻。语文练习最容易跑空车,务必认真对照答案批改、琢磨,对于自己弱的专题,可以专项突破,集中一段时间做一种类型的题。
4对于作文,我有一个看法,如果现在作文仍只有45分甚至更低的水平,并且之前的积淀又不够,那么不妨结合老师的讲解研究标杆作文中的二类文,49~55分的那种。毕竟一类文之成非一日之功,二类文规律性比较明显。不知道这种看法对不对。
2、数学
1我对自己的要求:选择题不择手段,大题不假思索
即选择题要灵活,方法要巧,能排除就排除,能用特殊值就用特殊值。大题要熟练,看到题目马上有思路。这个一是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熟练,二是要求做大量的题并且善于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选择题来说,不择手段做出来的题,要在考后用通法彻底弄懂。解答题我还是喜欢把相同、相似类型的题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好多秘密。
2基础一定要扎实。这个只要你听老师的话就一定没问题。填学案别眼高手低,基础知识梳理一定要耐心认真的写;上课别因为简单就不听,里面包含了很多易错点,别高估自己以为自己不会错;同时老师讲解的基本方法也是做解答题的基石,所以数学课也要做笔记,而且数学笔记是最好的笔记之一;公式定理一定要背过,到了二轮、三轮复习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数学瓶颈竟然在公式上,很可笑也很可惜,所以跑操之前的、熄灯之前的三五分钟,背背公式吧。
3限时练习。因为数学考试常常前松后紧打不完题,所以定的规矩是:平日练习当考试,限时、规范;考试当练习赶作业,稳准狠。
4研究答案,规范作答,得全步骤分。会的题要通过规范作答必须得满分,不会的题也要通过写出基本步骤尽量多得几分。
5考试时,统筹安排,顾全大局,勇于舍弃。要做好时间安排。选择填空30~45min,大题基本上10min一个题,如果某个大题三分钟没思路我就会跳过——但不是放弃。做完拿手的导数题再回头啃它,而且几乎每次一回头我就有思路了。如果一次回头不行就多回几次。
6做题时要精神高度集中,保证思路始终如一的清晰连贯。对我来说,稍有一点恍惚,就会把7+3算成8,这也让我要求自己,稍一觉得恍惚就要回头检查。
7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结束之后,纠错本已经覆盖了数学全部章节的大多数题型,也就是说对一般的题来说,“会”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在套题拉练中总有失误失分。这时候再一一纠错有点不值得,我就有选择的纠错,如果是新题型就整理在纠错本上。然后卷子都留着,粘成一摞,失误的错处狠狠地标出来,每次套题拉练之前都看(因为每次拉练都必须当高考),考完反思时也会看,要结合以前的错误进行进一步反思。到一模考试的时候,整张卷子那个地方容易出错我都了然于胸。一模考数学那天,从迷迷糊糊的午休到下午发数学卷子,我把易错点在脑子里过了不下五遍,考试时到了那个地方就特别注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只盯着曾经错过的地方,因为错误是防不胜防的,这个参见第6条。
3、政治:就是两部分,背诵和做题。
1要把五本政治书按照老师教你画的知识体系有条理的记住,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你不看书也可以把整本书从头到尾有条理的背出来。听着很吓人,其实我们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记住单个知识点不成问题,而高三要做的是,紧跟老师复习进度的同时,自己也要跟上画知识树。首先记住单元题目,然后记住课题,目录只有几个字,比成段成篇的话好背多了。然后把每一课的知识体系记住,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老师的带领下,你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
2政治也需要练大量题目,需要认真纠错,反思总结。高三的政治纠错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知识的角度分类,第二部分是按问题的角度分类。知识的角度就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每一册书又可细分,如政治生活可分为政府、党、公民等几部分,把相同知识角度的题放在一起,就可以总结出这一部分的设题规律,考试时避免一些隐性要点的失分。问题的角度有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辨析类、认识类等等,每一类题都有它的公式,放在一起不仅容易记住公式,还更容易找出你做这一类题的失分点。
3政治简答题组织答案时要考虑三个答案来源:A对设问的直接作答,即理解B从材料中挖掘的有效信息C课本相关知识点。答案构成有两部分:理论+实际(即材料)。答案来源中的AB两项也要转化为课本语言。只有将ABC全找到,答案要点才比较全面。当然ABC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另外建议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列个小提纲,使自己逻辑清楚。
4、历史
历史对理解领悟要求挺高的,需要一点悟性。悟性从何而来?就高三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就是看课本。历史强调主干知识要记熟,同时反复仔细的看课本,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当“悟”到一定程度后,可能自己就有一种渴望,想把这些零碎知识串一串,也就是画知识树。
5、再统着讲一点文综
1看课文对文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把老师强调的主干知识必须记熟,然后就是反复看课本,边角知识都要有印象。
2知识树要画,一定要让知识在你头脑中条理清晰。但是知识树的画法因人而异。我画知识树之前内心有一种驱动力,我感觉某一部分知识点比较混乱,然后我要整理一下让它条理起来,所以知识树其实算是整理之后的成果,它帮助记忆的作用倒在其次了。
3文综大题其实都有套路可言,一定要反思、对比、总结,同时还要灵活。
4我还有个习惯,就是自己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和睡觉之前都会在脑子里回忆政治历史的知识树,哪个地方卡住了回去马上翻课本,效果很好。午休之前如果做数学,在午休之前的待睡状态中思考一道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题,然后这道题会一直伴随我整个半小时的午睡。真的睡着了,那个数学题也是真的想明白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好用。
一、 其他
1、反思总结的习惯。每次考完试,都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态、这次考试的情况、各科暴露出的问题、下一阶段的对策做一反思总结,同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效果很好。
2、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别人的方法只是借鉴,有两条哲学原理请大家琢磨A实践决定认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还记得么?嘿嘿)
所以有些东西我们一定要试一试,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去取舍、改进。
平时特别关注优秀生写的方法介绍。高三的时候一本《清华北大不是梦》都快让我翻烂、背过了。我看这些方法的时候特别注意融会贯通,把优秀生的介绍与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体会相结合。有些东西并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经过自己学习的逐渐深入、认识的提升,不断地有新的认识。
3、学习的时候,心要静,摒除杂念
4、要有强烈的对成功的渴望,渴望到你可以为此忽略掉其他一切东西。
5、考试出错,一定要正视它,不要一句“马虎”就原谅自己。要找到促使马虎的东西,为什么偏偏是这马虎而“1+1”没有马虎?其实归根结底是基础不牢,不扎实。
6、高三的生活,就是憋着一股劲、提着一口气,一直到高考都别松懈。关键是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