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课上培养学生创造力

如题所述

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学习空间美术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誉熏陶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审美品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战斗在教学前沿的教师真正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上,如何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与艺术潜力,使美术课堂教学要面对的一个实际性问题。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形成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口。
一、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爱最有吸引力,无论什么学校层次的学生,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理的地位要高于其他同学。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一定要注意营造师生相处的和谐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活动,效果会事半功倍。
1.塑造人格魅力
学生的学习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他们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会喜欢这门课程。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好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自己,那么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温暖眼神、一个安慰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一个温柔的动作都能够在学生的心理掀起涟漪,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养成,在着装方面,力求整洁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优雅,教师的外边和言谈要有新引力,学生才会尊敬和亲近你,才会喜欢和教师进行交流。
2.关心爱护学生
以往的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注重自己在学生当中的权威性。而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明白教师要蹲下身子,走入学生的心里,和学生做朋友,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差距,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虽然美术课时不多,但是教师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记住学生的名字,表现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置身于学生之间,接近学生,关心学生,和他们一起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生自然会乐于亲近教师,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就会更深。
二、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任何一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把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艺术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1.开放式提问,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直观感受相当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鼓励他们积累生活中的实际素材,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做基础;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设计问题的时候,以促进学生联想、发展学生的路基思维和想象力为原则,因为人类能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训练学生把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起来,才能锻炼学生健全的思维方式。比方说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讲,大多数没有见过杭州西湖的美景,于是教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一下自己心目当中的西湖,在学生的作品有了雏形之后,我在通过放幻灯片的形式让同学们观察西湖的特点,并鼓励形式:“大家看西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你能画出她秀丽的湖光山色吗?”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出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西湖。
2.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形式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要以激发形式的形象思维为出发点。在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挂图教学时培养形式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利用挂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个性色彩的美丽图画。同时,富有趣味的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的想象,然后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动的形象,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一切潜在能力,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出色才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