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乘代表多少人?三百乘是多少?

如题所述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一乘即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三百乘即车上甲士900人,车下步卒21600人,后勤人员7500人,共计30000人。

常有根据诸侯国的兵力将各国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皇帝也因此而常被称为“万乘至尊”

扩展资料:

古代的车除了供贵族乘坐外,主要是用来作战。一个国家兵车的多少,常常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因此就有了“百乘(shèng)之国”、“千乘之国”甚至“万乘之国”的说法。指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乘”作为乘车是一车四马;作为战车,应理解为一个战斗单位。

车上有御(驾车的)、射(主要攻击力量)、车右(防卫的)3人,车下75个步兵,一乘指75人的兵员。

古代乘车很讲究礼仪。贵族出行所用的车,左为尊者,中间是御者(驾车的人),右边是陪乘人称骖乘(参乘),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防备车辆倾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乘之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一乘即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三百乘即车上甲士900人,车下步卒21600人,后勤人员7500人,共计30000人
常有根据诸侯国的兵力将各国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皇帝也因此而常被称为“万乘至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06
我国古代的一种作战单位,一乘攻车包括:四匹马、一辆战车、三名车上甲士、侧翼保护100人左右。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广有一卒,卒偏之两”。一卒,《司马法》说:“百人为卒。”就是说楚军一乘攻车(广)配备一百名步卒,比中原七十五人的编制要多。一卒,包括三名甲士在内。另外,据说一辆守车有二十五名役徒,从属于攻车。这样,楚军一乘兵力总计就为一百二十五人了。二十五人为一两,二两一偏,二偏一卒。两下有伍,五人为伍。卒、偏、两、伍即楚军年战兵的结构层次。   我国古代的作战单位,一般一乘为:四匹马,一辆战车,配属甲士三人(乘车),步卒七十二人。也就是说古代所谓的一乘共有75名士兵。如牧野之战中,武王“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即可知当时周武王伐纣的联军超过4000乘,总兵力可能超过30万人。   常有根据诸侯国的兵力将各国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皇帝也因此而常被称为“万乘至尊”
第3个回答  2011-05-06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一乘即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三百乘即车上甲士900人,车下步卒21600人,后勤人员7500人,共计30000人
第4个回答  2011-05-06
我国古代的作战单位,一般一乘为:四匹马,一辆战车,配属甲士三人(乘车),步卒七十二人。也就是说古代所谓的一乘共有75名士兵。300乘就是22500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