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 “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四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西汉?晃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1分)材料二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三反映了古代社会什么样的经济生产方式?(1分)依据材料四,概括古代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不得照抄材料原句)(4分)(3)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根本目的何在?(2分)封建统治者亦会针对土地兼并问题采取一些抑制措施,请举一例说明。(2分)


(1)土地制度:井田制(1分)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1分)
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或答: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1分)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分)  生活状况: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答到2点即可得4分)
(3)确保赋役的征派,维护封建统治;(2分)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2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回答时,一方面要紧扣材料,另一方面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表明这一土地制度是指井田制。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则反映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分析原因要结合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解答。
(2)本题也是考查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题主要考查经济方面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革。结合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可知生产方式的变革。结合所学回答状况。
(3)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回答时要结合我国封建经济的特点。重农政策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保证国家有充足的兵源、足够的劳役、徭役的征发,同时又稳定的赋税来源。从巩固统治。第二小问结合封建土地制度的弊端,联系历代的经济措施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