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有哪些

如题所述

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24
  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04
同就是大家都是现实主义。都是一副“摆副客观姿态,写实细节,描绘典型人物”。比做画的话,之前就是随意编,现实主义是试图给人照片的印象。

异就是,早期现实主义那些位,斯汤达啊巴尔扎克啊甚至福楼拜啊,都受过一些浪漫主义熏陶。所以虽然刻画人物到位,免不了有戏剧性,有飘逸劲。说实在点,斯汤达的心理描绘,巴尔扎克的长句+洞察力,都属于“确实像真的,但还是让人觉得像编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算史上最伟大小说之一了吧,恢弘长卷,描写面宽,但他也从来无意完全还原真实。
私人认为福楼拜算个分水岭。他之后,作家们都有种自觉,即”我写小说得克制,不能尽着自己兴致出来做旁白啦“。他之前的牛人都还”像真的“,他之后的牛人都开始强调”是真的“了。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有个很麻烦的劲:大家都觉得”现实主义得表现点什么”,然后主题先行的破事很多。尤其是前苏联,特别重视“我写的这个是否真实”、“我写的这个能不能表达什么”。于是大家都成了埋头苦干型工笔画。要含而不露,要咬得住劲。虽然还是有不少杰作,但大多失之匠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