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要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如题所述

http://0668ku.com/html/2007/03/article_175.htm
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姓名_____分数_____
基础知识(2 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间(jiàn) 琐屑(xiè)
雏(chú)形 泰然处(chù)之
B.衣钵(bō) 佳肴(yáo)
攒(cán)击 荼(tú)毒生灵
C.杀戮(lù) 乡宦(huàn)
踉(liàn)跄 杳(yáo)无消息
D.村氓(méng) 芳醇(chún)
栈(zhàn)桥 姹紫嫣(yān)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亦说乎 (yuè)
B.河曲智叟亡(wáng)以应
C.小惠未徧(biàn)
D.皆次当行(háng)
3.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精益求精(更加) 感慨良深(很)
B.触目伤怀(心怀) 永垂不朽(流传)
C.素不知道(向来) 莫名其妙(叫出,说出)
D.并不见佳(会见) 坦荡如砥(磨刀石)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悉以咨之(询问)
B.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委而去之(放弃)
C.苟富贵,无相忘(倘若,假如) 春和景明(日光)
D.香远益清(更加)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舟)
5.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______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______有收复失地的把握,______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A.只要 不但 而且
B.因为 就 所以
C.只有 才 所以
D.因为 所以 而且
6.选出下列句子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临别时,毛主席还对大家说,家乡有什么变化,今后可以写信告诉他.
C.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D."窃书 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7 对下列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选择复句)
B.我们谈的"俭以养德",当然不是诸葛亮时代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转折复句)
C.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并列复句)
D.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条件复句)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B.我们厂有优秀的有30年工龄的四位老工程师.
C.从他的文章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市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17枚金牌.
9.中学生问路,得体的说法是( )(2分)
A.喂!去长江路怎么走
B.老头!我去长江路,怎么走
C.阿姨,请问去长江路怎么走
D.小孩,长江路在哪儿
10.写出下面句子组合成段时的序号.(2分)
1南有长江滚滚东去,北有嘉陵江滔滔而来,两江汇流,将重庆围成一个弯月似的半岛,好似两条龙托起一座变幻多姿的海市蜃楼.
2待到新月高悬,登上枇杷山公园俯瞰万家灯火,恰似繁星闪闪,又使人产生仿佛飘然登天的感觉.
3重庆,又是一座有名的美丽山城,周围青山环抱,城下绿水围绕.
4而到秋去冬来,江雾缭绕,浓云弥漫,水天一色,山城又时隐时现在一片神秘缥缈的雾海苍茫之中.
5每当旭日东升,给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披上金色的朝霞,山城就显出它雄伟绚丽的英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活板》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初中选了他的 著名散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默写(3分)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3)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阅读说明文(13分)
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关键问题,首先从信息源中获取信息,再将已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然后是利用信息进行控制.概括说来,信息源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信息源,社会信息源和知识信息源.自然信息源是指来自自然的信息,包括物理,化学,天体,地学,生物等方面的信息.过去谈自动化,只限于利用自然信息进行控制.近年来,更将自动化的应用渗透到企业管理以至家庭生活,于是出现了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这一类新事物.就将自动化技术从工厂扩大到了全社会,因而从社会中自动地提取信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例如,商情信息,出版信息等等,都是人们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古今中外记录流传下来的知识,专家的经验,都含有丰富的信息,就构成了知识信息源.从知识信息源中,自动地检索到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往往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物质.所以说,重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13.这段文字向人们介绍了什么知识,请概括成一句话.(2分)
14红色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文中哪几句解说了社会信息源的内涵 (2分)
15 "例如,……关心的事情"一句使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是为了着重说明____________.(3分)
16.准确说出文中红色的"这"的指代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用" "在原文中将该段分为两层.(2分)
(二) 阅读议论文 (15分)
成功是一种感受
1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2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 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3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 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4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8.第1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分)
19."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2段中红线句的作用.(2分)
答: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是如何提出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四句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C."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耐唱的歌".
D."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23.本文提出论点后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1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义和今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是进亦忧,退亦忧.
25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句,这里的"异"是指(引用原文)_________________异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怀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将这句译成现代汉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26.解释加点词的含义(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
27.对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略谈个人看法.(2分)
三,写作 (50分)
28.你即将与初中的各位老师挥手告别.此时,初一入校时的情景恍如昨日;集体活动中老师们与你"并肩战斗",学习中老师们为你指引路标,生活中老师们向你伸出有力的双手……一千多个日夜中的一幕幕浮现在你眼前.请结合亲身经历,以"再见!我的老师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主旨要鲜明,集中.
②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④不少于600字.
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D 5.A 6.A 7.B 8.D 9.C 10.③①⑤②④ 11(1)《梦溪笔谈》沈括 (2)《背影》《春》 12.(1)月有阴晴圆缺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门前流水尚能西(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一)13.信息源的种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14.分类别"近年来……的事情"(每空1分) 15.举例子 从社会信息源中自动提取信息的重要性 16.自动化的应用扩大了范围含有丰富信息的知识和经验 17.……进行控制.‖概括说来……
(二)18.表示解释说明19."这"指代上述三种错误认识20对上述说法的否定,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21.成功是一种感受.(或在后加"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是在否定错误认识的基础上提出22.D本题是阅读和写作的综合题,要理解本文的意思,知道"观点和材料统一"的道理23.从每一点(或"微小的")进步中,品味到成功的快乐.即使失败,只要从中受到教益,同样是一种成功.

(三)24.B 25.设问,"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而乐",译文:我曾探求过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前面那悲喜的两种感情吧,(这是)为什么呢 26.略,27.联系全文主旨回答(或作者身份经历或作者的政治抱负或此名言今天的意义均可)
三,写作(略)
http://fgwyw.jiaoshi.org/index.html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一只骄傲的小燕子,为了显示自己的口齿(línglì)__________,非要同池塘边上的一只小青蛙比赛数数( )( )。
(2)我(chángyáng) _________在镇中的农贸市场,货物目不暇接( )( ),有鲜嫩翠绿的蔬菜、水果,有……
2.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5分)
去年曾听说过水乡的美丽、富饶,可惜未能耳闻目睹。如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水乡小镇——苇塘镇。这里河港交叉,水光潋滟,一条宽阔洁净的街道横穿东西,两侧是鳞次节比的瓦房和新建的幢幢楼房。这些建筑有的依河旁水,有的耸立街头,高低错落,很有水乡特色。
(1)语段中加点的是两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 节——( ) 旁——( )
(2)第一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应改为:(1分)
(3)语段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2分)
3.紧接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下句的话题一致,句式、修辞手法相同。(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
4、探究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和“超级女声”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情况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评选 超级女声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原因 事迹很感人,
很受教育 与自己关系不大 有趣,
有表现性 品味不高
人数 91 209 245 55
比例 30.3% 69.3% 81.7% 18.3%
(1)请概括说明统计表所反映的情况。
(2)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5.填空题。(12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6个小题)(6分)
①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⑤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忆江南》)⑥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⑦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只选做3个小题)(6分)
①只读书不动脑筋不行,只是一味空想不去读书也不行。关于这种说法孔子在《论语》中曾有精辟的论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龟虽寿》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③《夜雨寄北》中写出作者设想晚上与友人(妻子)剪烛夜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④《愚公移山》中表现路途遥远、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65分)
(一)(21分)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6.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7.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6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8.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1)第1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孔乙己 。(2分)
(2)第2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个 的形象。(3分)
9.“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3分)
10.上文中不只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13分)
①幸福不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但一万个人肯定有一万个谜底。
②幸福有无数种,但拿别人的幸福人生做范本去实践,肯定是谋杀自己。
③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做到这三点,人就跨入了幸福之门。
④幸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什么都有,什么都让人羡慕的人,他不一定幸福;一个一无所有,什么都不起眼的人,他不一定不幸福。人的幸福感不是清贫所能剥夺的。
⑤大权在握的人看上去很幸福,然而,背后却隐藏着身不由己和牺牲人格。一个败下阵来的商界巨子,一个落伍的学界泰斗,一个被挤下台的政界高手未必与幸福绝缘。
⑥幸福也不能用成功与否来衡量,成功者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孤独难有幸福的空间。
⑦最不幸福的人是那些终日惶惶不安,迷失在自己制造的种种需求之中的人。幸福不是去化缘的自由,外出化缘,又渴望庙里清净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的。
⑧幸福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是一段偶然愉悦的时光,是一种生活的从容。它可能就在阳光灿烂的早晨,在下雪的午后,在等待孩子退烧时,在夫妻晚上相对默默静坐时,在洗衣店里取回他或她一套衣服时。一个人如果在这种场合找不到幸福,那么走遍天涯海角也是找不到的了。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悄悄地开,又悄悄地落,有如不知名的小花。
⑨幸福有时也是痛苦的孪生兄弟,这就是为什么幸福的人用歌声裹着眼泪,不幸的人用泪水浸泡着歌声的原因。
11.幸福是什么?怎样才算跨人了“幸福之门”?(4分)
12、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13、这篇文章是针对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什么现象而写的?它给了人们什么启示?(4分)
14、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写出一句关于“幸福”方面的名言警句。(2分)
(三)《有趣的“三”》(共15分)
①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②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 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③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 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④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⑥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
⑦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⑧“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 “九天”、“十八层地狱”、 “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⑨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15.阅读全文,根据下表中已填内容的所属类别,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6分)
古代建筑 “王城九里见方”等
古代设官 表示顺天成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29
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写、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2B铅笔将试室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做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不能用铅笔、圆珠笔或红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和涂改带.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7分)
1、选择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暂(zàn)时 魁梧(wǚ) 锐不可当(dāng)
B、惩(chéng)罚 教诲(huì) 忍俊不禁 (jìn)
C、酝酿(liàng) 拮据(jū) 随声附和(hè)
D、镂(lòu) 空 解剖(pōu) 不省(xǐng) 人事
2、选择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
A、震耳欲聋 姿态万千 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 挥洒自如 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 埋头苦干 平淡无奇 D、眼花潦乱 赫赫有名 伸张正义
3、古诗文默写。 (10分)
(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1分)
(2) 《观沧海》中, 诗人把天上的日月、星汉与海浪相结合,比喻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雄才伟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陈毅市长》中陈毅引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来形容齐仰之居室的环境,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 请默写《出师表》中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补充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句子(4分)
人有悲欢离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或不得体,请加以改正。(4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①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②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③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胖墩啊!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④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完成(1)、(2)、(3)题。(共6分,每小题2分)
(1) 我校针对校园内有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并在学校走廊上写了宣传标语:“你丢下的是品质,我捡起的是垃圾!”可是文新进同学看后,提出应该改为“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你觉得哪一种标语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主任毛老师得知陈水宇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后,打算找他谈话,以达到既保护他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毛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陈水宇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韶关山川秀美,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请你做一名解说员介绍一个韶关的旅游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水浒转》、《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这三部名著中推荐一个让自己感动的人物,
完成以下表格的内容。(3分)

人物姓名 相关情节(10字以内)被感动的原因(15字以内)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7--8题。(4分)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 “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
8.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的字词。(1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
10.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作者又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分)
12.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再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3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25题。(共29分)
(一)读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15分)
不久前,中国和美国爆出了关于各自国民素质的新闻。
我们的新闻是:根据两年一度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为51.7%。然而,这不过是我们这里的“花边新闻”。
而美国的新闻是: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41个国家的调查,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能力在各国平均线下。其实,这在几年前就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实际上,美国八年级学生的表现和以前相比,这次还有所提高。但这个消息还是很有爆炸性。主要报纸连篇累牍地讨论,仿佛全国陷入危机。……
看来,人家对这个坏消息本能的反应是:没有数学,国民丧失了精确的抽象思维能力。那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
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比如,你在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的混合。
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观众的影响。
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但读经是背书,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跟着录音机走一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这对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很庆幸了的白领,当然是多余的。
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GOOGLE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
中国人是否阅读,将从某种层面上说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
13、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这不过是我们这里的“花边新闻”。
花边新闻:
(2)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
白领:
(3)国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
异想天开:
14、开头引用了中美两国有关国民素质的新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作者认为阅读的特点可概括为哪两种?(2分)
16、第9段“这对能保持自己的工作就庆幸了的白领,当然是多余的”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
17、联系全文,作者认为读书率下降将会导致什么危机?请作概括说明(要求在20字以内)(2分)
18、全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用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2分)
19、你认为提高读书率的有效途径有哪些?请列举出你认为可行的两条措施来。(2分)

(二)草 莓 (14分)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 ,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斯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番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宇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的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漫进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20.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空格中。(3分)
21.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在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里,作者笔下的秋天又有什么特点?(用4个字概括)(2分)
22.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3.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2分)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24.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4分)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作文(5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
根据材料的提示,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以“走出哲理的误区”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情感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五、附加题(10分)
2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⑴--⑶题。(5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⑴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分)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期:( )
⑵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⑶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往,身自罢之。
2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5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

韶关市200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写、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2B铅笔将试室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做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不能用铅笔、圆珠笔或红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和涂改带.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7分)
1、( )(2分)
2.( )(2分)
3、(共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4分)
人有悲欢离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6分,每小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
人物姓名 相关情节(10字以内) 被感动的原因(15字以内)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分) ①鸿儒: ②劳:_____________
10、(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13、(3分)
(1)花边新闻:
(2)白领:
(3)异想天开:
14、(2分)
15、(2分)
16、(2分)
17、(2分)
18、(2分)
19、(2分)
20、 (3分) □□ □□ □□
2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 ](2分)
24、 (4分)
“有所剥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所增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附加题(10分)
27、⑴(1分)期:( )
⑵(2分)( )
(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分)下联: __

四、作文(5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