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中,什么是操作风险?且具体有哪些?

如题所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协议第644段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该定义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但包括法律风险。一般意义而言,一家银行不断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由于操作原因而导致的损失,必然会对该银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而委员会之所以提出操作风险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的主要考虑是,因经营策略不当和声誉出现问题所引起的损失增加或收益下降在现阶段是无法量化的,所以不纳入风险资本的监管范围。从委员会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操作风险损失是指与操作风险事件相联系,并且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被反映在银行财务报表上的财务损失,包括所有与该操作风险事件有联系的成本支出,但不包括机会成本、损失挽回、为避免后续操作风险损失而采取措施所带来的相关成本。
  从商业银行管理的角度而言,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如何准确地测量风险;其二是通过何种手段或方法防范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目前,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的防控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经营环境不同,数据的完整性、可信性不足而没有形成公认的、成熟的能够准确测量操作风险的技术方法。所以,委员会在协议中鼓励各国银行积极地开发这方面的技术。
  协议中提出了三种测量风险的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在这三种方法中只有高级计量法是委员会允许商业银行利用本行自己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外部损失数据、情景分析和定性指标自主开发操作风险的计量模型。除此以外,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确切地讲还称不上是计量操作风险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实质上是委员会人为地设定一定的风险权重,再根据银行的收入通过判断直接得出防范操作风险可能的损失所需要占用的资本数额。
  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
  通过何种手段或方法防范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操作风险不同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自身内部需要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操作,而这种业务操作遍布商业银行内部各业务环节、产品线和不同的管理层面。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些操作过程本身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而绝大多数的操作风险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是不可避免的操作风险也可以通过保险或其他风险转移机制加以缓释。虽然业务操作与其相关的业务活动会为银行带来价值,但是承担操作失误风险本身并不会创造价值。操作风险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注重防范损失的发生,而损失发生的减少就意味着收益的增加。为了防范银行内部的利益冲突,科学地控制风险和测量风险,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和测量操作风险是由两个部门分别承担的。银行内控委员会负责操作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职能;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操作风险的测量和资本配置工作。
  商业银行内控委员会是通过内部控制系统防范操作风险的。由于操作风险的分散性、多样性特征,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各产品线管理部门、各个操作环节、各个业务层面的管理者都要承担起自身创造价值各环节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委员会在1998年对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建设、风险测量、内部审计及外部监管问题从管理者监察、内控文化、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换、监测和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4项十分具体的基本原则,以规范和指导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于2004年末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共设八章七十二条,从评价目标和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等级、组织和实施及罚则等六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是中国银行业走向科学化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的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1-10
指由于内部流程管理人员的行为、系统失当,以及外部事件等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风险。
第2个回答  2006-01-15
现代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以归纳为政策及法规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等。其中可用信息化手段量化的风险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简单地说风险管理就是对银行业务中的风险进行确认、量化、报告、预警的一个过程;用信息技术语言来说,风险管理就是用一个科学的方法建立风险管理的模型,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展现、挖掘的一个详细数据处理过程。
第3个回答  2024-06-20
定义
会计操作风险就商业银行来说,本身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例如会计系统出错、银行员工操作不当或是银行管理不完善等等。而这种会计操作风险最直接的就是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不仅仅是银行的会计部门,银行的其他管理结构都会受到波及。从微观层面来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最主要的还是银行员工的专业能力、银行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力以及银行管理制度的约束能力等不足而导致的。随着银行的产品不断创新,会计业务的种类增多,管理模式的日益创新,操作系统不断更新换代,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也在逐渐增加。会计业务操作的风险无处不在,如果会计岗位的银行员工没有对新业务进行及时的学习,知识库没有及时的更新,那么本来熟悉的业务操作也会错误连连,风险频发。为了有效防范各种会计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银行会督促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银行的稳健运行及资金安全。根据明确风险存在的方面可以对相对应的操作风险进行加强管理
分类
欺诈类型的操作风险。欺诈类型的操作风险,顾名思义也就是以欺骗、谎言的形式造成了银行的操作风险,它主要是针对行为人来说的,包括银行的内部员工以及银行外部环境中的相关人员。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如果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高,利用职务的便利来谋求不合法的利益,给商业银行造成巨额损失,这种行为也就是内部欺诈;另一方面,是银行的外部人员为了获取资金,以欺骗的方式来获取银行的信任,这种行为也就属于外部欺诈。当然,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并不是独立开来的,通常情况下,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的人员共同操作产生这一系列的欺诈行为,从而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
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它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有可能出自商业银行本身,也有可能是来自银行的外部环境,因此产生的风险事件类型也是各不相同,它可能是突发的,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并且不同的风险事件给银行造成的破坏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而商业银行为了有效应对风险事件,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往往会提前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将风险事件扼杀在摇篮里或是尽可能维护银行的利益。
系统性错误。商业银行的会计系统不可能是那么完美的,系统可能是出于设计的漏洞或是在运行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因此会造成系统性的风险,最常见的就是商业银行的电脑软硬件更新换代不及时、信号中止导致系统断连或者是会计电脑系统承载不了巨大的运行压力而出现崩溃的现象,如果这种系统性错误持续时间很长,每一秒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大量的损失。
业务过程的操作失误。银行的员工如果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足够高,是可以承担起繁重的银行业务的,但是总会出于员工个人的原因而造成业务办理出错,例如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情绪等等都会影响到业务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严重的将会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不仅如此,银行业务还十分考验员工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当下时代中,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样化,员工如果业务培训不到位,工作能力不强,抗压抗挫折能力较弱,是难以适应这种工作强度的,甚至会在工作中出错,也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
特点
会计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商业银行往往会面临信用、市场和操作三个方面的风险。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主要为外界因素所影响,而会计操作风险则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到位、人员素质低、监督环节存在漏洞而引发的管理实效造成的,因此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具有内生性的特点。
会计操作风险具有多样性。商业银行具有较多的会计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可分为人工操作风险、会计监督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人工操作风险主要存在于会计业务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账户管理、现金出纳、企业对账、票据审核及兑付、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信用管理等方面。会计监督风险,主要由于审计及风险管理部门,由于主客观原因未能履行对会计操作风险的监督职责。内部控制风险是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而形成的风险。
会计操作风险具有可叠加性。根据许多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案例,一些细微的会计操作风险虽然短时间内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改进、且该风险频繁发生,就会叠加,并造成重大损失。
会计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声誉风险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当会计操作风险因素是导致信用风险损失发生的主要因素时,该事件为与信用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与信用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欺诈、员工违规等。当会计操作风险是导致市场风险损失的主要因素时,该事件为与市场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与市场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违规操作、市场交易中人为失误、违反止损规定、模型问题、网络或系统故障。当会计操作风险是导致声誉风险损失的主要因素时,该事件为与声誉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与声誉风险相关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即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导致取客户资金损失,进而对银行的声誉方面造成损害。会计业务中政策变化,即由于政策的改变导致银行对客户当方面违约,造成银行声誉损失。
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人工操作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会计监督风险。
人工操作风险。人工操作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机构的一线员工必须对业务或内部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进行补偿或补偿。以内部员工监守自盗及业务不熟练造成差错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是指由于机构内部未完全发挥控制效果,影响内控目标的实现,产生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因素包括: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完善、信息沟通不好、监督不到位。
会计监督风险。会计监督风险是指对商业银行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由于管理实效产生的会计操作风险。会计监督工作通常是指在遵守中国政府各项相关财务管理准则和具有法律意义的相关商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专业会计师将运用相关的专业会计理论和相关的会计审计技能,及时监控和管理商业银行的各项会计业务,确保会计部门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会呈现出很多风险:外部监督风险表现为缺乏完善健全的会计核算机制、缺乏科学高效的财务监管分配机制等方面;内部监督风险表现为银行内部会计监督岗位未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综合素质较低等方面。
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风险管理是随着全球化、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而出现的。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预防和减少风险发生、有效降低损失的方式之一,也是各经济单位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有效的风险管理理念有利于商业银行作出正确的选择、保护自身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实现自身的经营活动目标。
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就已提出风险管理理论。美国学者汉斯和威廉姆斯提出,风险管理是以成本最低为基础,准确确定风险类别,降低风险造成损失的概率。美国学者斯凯博在1999年的《国际风险与保险》中指出,风险管理是通过各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的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风险管理应该贯穿企业经营管理运行的过程中,以帮助企业发现负面因素,解决企业在创造价值过程中会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的某些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经营目标。
风险管理在各种管理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识别、衡量、评估和管理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的过程。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预损失目标和事后损失目标。预损失目标旨在避免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形成,而事后损失目标旨在通过增加生产、销售收入、改善和优化服务、扩大企业规模以及帮助损失目标恢复来恢复损失。
会计风险控制原则
为了让银行效率提升和效益可观,银行会计系统应该整合各种资源和节省成本开支,最大限度避免浪费物力、人力[40]。所以,只要会计风险过程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才能最大限度做到风险把控,竭力避免风险和损失。
(1)适时性原则
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和细节都要随着银行系统的目标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不同阶段,会计风控的倾向性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今年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社会资金流动缓慢,各行各业经济发展变得迟缓,这就要求银行系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宽松货币政策,进而对会计人员对外贷款或者其他方面有一定的倾向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既做好眼前的会计工作,还能缓解社会的压力,对于会计风险控制从前期到后期有一定的掌控。
(2)适度性原则
银行必须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会计方面的风控,不能将避免风险作为唯一的目的加以遵从,必须从各个方面还有整体来考虑,既不能消耗过多的资源,也不能浪费时间失去机会而让银行系统蒙受损失。从细节问题来讲,当会计人员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时候必须介入到正常的银行工作流程中去,不断的调整其细节问题,最大限度让银行资金不受损失,或者降低损失。而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可能造成的长远利益损失,这种行为必须站到一定的高度来观察和考量。
(3)重要性原则
银行会计的工作是银行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也意味着资金的流动是银行的主要风控管控范围,从主观思想上完全的避免风险的发生,这样的思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如果将此作为银行会计工作的风控目标,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弥补损失的利益。所以,在会计工作的风控过程中,必须有所倾向,监督范围有所改变,实施重点管控,合理布局,这样才可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物力和人力得到有效的利用。
第4个回答  2006-01-08
很多啦,可以参考巴塞尔协议II,银监会网站有下载。一般来说,跟主营业务收入成正比列相关,主营业务收入越高,操作风险也越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