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的原因

如题所述

巴以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国际各方艰难斡旋

巴以冲突激化引发全球多国民众关切。英国、加拿大、德国、希腊、西班牙、美国等国多地爆发示威游行,民众手持标语,呼喊口号,声援巴勒斯坦。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5月18日,欧盟各国外长呼吁停火,以结束巴以双方持续数天的暴力冲突。然而,匈牙利却拒绝与其他欧洲国家共同发表声明,匈牙利是以色列欧洲地区的重要盟友,使得欧洲各国未能达成一致。

在国际各方对巴以冲突进行艰难斡旋的同时,美国举措引发国际关注。半岛电视台报道称,美国现政府一边表示支持巴以停火,一边批准向以色列出售武器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2021年5月16日,中国外长王毅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王毅表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不断升级,造成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形势十分危急严峻,停火止暴刻不容缓。

孙德刚认为,接下来巴以冲突将表现为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并存的局面,大国将加大对巴以纷争的介入程度,中东问题再次牵动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神经。当前,国际社会应反对任何攻击平民的行为,加强对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救助,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巴以冲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8

巴以冲突全面激化根本在于美国政府错误的中东政策。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认为,这次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以色列发动的一场特种作战行动。去年底,美国政府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否定了巴勒斯坦对耶路撒冷的主权要求之后,巴以冲突实际上一直处在一个升级的状态。

2018年11月11号,是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逝世14周年纪念日,巴勒斯坦民众本来就笼罩在一片悲愤的情绪当中,结果以色列特种部队还冒然在这一天进入加沙地区,刺杀了一名哈马斯军事指挥官,引起了巴勒斯坦人进一步的强烈反抗和反应。

当前巴以实力完全不对等,巴以冲突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分析,内塔尼亚胡现在同意停火的决策显然是不能被以色列国内的激进势力所接受的,因为这次冲突已经暴露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现在的实力。

来自加沙地区的火箭弹威胁,实际上现在并没有消除。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指挥所、地下兵工厂,包括军事训练营还都存在,暂时停火就给了他们喘息机会。所以,在内塔尼亚胡同意停火之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利伯曼就马上宣布辞职抗议。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军网-巴以冲突全面激化:深层原因是什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10-19
巴以冲突因素众多,其中绕不开的要素就是领土争夺,而这一历史可以上溯千年。
最初,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来源于同一民族—闪米特族群,犹太人祖先为闪米特人的另一分支--希伯来人,与迦南人类似,希伯来人也属于游牧民族。在公元前2000年末,希伯来人征服了迦南的部分地区并在此定居,自此定居后的希伯来人开始被称为以色列人。
而在其后的5个世纪里,受到古巴比伦王国的影响,大批以色列人迁至埃及,后因不堪忍受埃及人对以色列人的欺压,根据《出埃及记》的描述,以色列人先知摩西带领着以色列人经红海逃离埃及,到达“上帝应许之地”—迦南地,以色列人因此回到了其故乡巴勒斯坦地区,并于公元前11世纪在此建立了犹太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在腓尼基王国逐渐衰落的背景下,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逐渐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在其后的数百年时间里,两王国不断受到邻近强国的压迫,其先后相继受到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国的统治。
虽然犹太人对巴勒斯坦地区统治的时间短于阿拉伯人,但实际上犹太人也在此地有着长达近5个世纪的居住历史,这也正是犹太人认为自己属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理由。
即使犹太人早已分散于世界各地很长时间,但重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仍是很多犹太人的梦想。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色列建国次日即5月15日向其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至停战时,以色列占领了联大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阿拉伯国家联盟当时发表声明,指出“分治决议违背了基于公理和正义的民族自决原则,阿拉伯国家决心为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而这正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了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全部领土及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等其他阿拉伯国家领土。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大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1994年5月,根据巴以双方达成的协议,巴方在加沙、杰里科等地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后,根据巴以双方陆续签署的协议,巴方控制区逐渐扩大,目前包括加沙地带全境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土地,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在美国的支持下,建国后以色列奉行较为强硬的扩张政策,参与发动了第二、三、四、五次中东战争,除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外,以色列基本都是赢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民不但没有实现建国的愿望,反而成为四处漂泊的难民,其所处的境况日益恶化。
其次,巴以冲突另外一个绕不开的要素就是不同宗教信仰的冲突。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巴、以两方都不希望圣城落入对方的手中,围绕圣城耶路撒冷归属的问题便成为了巴以分歧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宗教上的分歧最能够煽动巴以人民,也最能够制造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双方的宗教情节不断为两国关系带来着创伤与灾难。
电影《天国王朝》就发生在中世纪的耶路撒冷,同样也是宗教冲突。
影片中有一段经典对话,城下谈判结束后,巴利安问萨拉丁:“耶路撒冷究竟有什么价值?”萨拉丁回答说:“Nothing”,走出几步之后,萨拉丁转过身来,双手竖起拇指,在胸前用力一挥:“Everything!”
这座“三教圣地”、千年古城,承载了太多的沧桑与历史,今天仍然要不断地舔着伤口前行,在“我们要屠杀”和“世界是一家”的反复挣扎与较量中,它是“Nothing”还是“Everything”,全在于世人的抉择。
第3个回答  2007-05-12
巴以冲突是当前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也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1-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