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辩骚篇与屈原和楚辞的关系

我想请问一下,辩骚篇与屈原或者楚辞有什么联系的吗?我是理科生,但是老师要求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就是类似于像《从辩骚篇看屈原的······》这样的,给一个写作的提纲和思路行吗?如果能多辅导,我可以加分的!拜托拜托!时间紧急!

一、开始。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幼:《风》、《雅》之后,奇文突然兴起,恐怕只有离骚为大了!】

二、古人对离骚的看法。
1、古人对离骚的赞扬。“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涅而不淄,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幼:汉武帝刘彻、淮南王刘安爱离骚,刘安作传。离骚文采四射。】
“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艺:驷虬乘……..。”【幼:王逸认为《诗经》作者语气峻急,屈原委婉;离骚典故符合典故。】
“及汉宣嗟叹,以为皆合经术;”【幼:符合经典。】
“杨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幼:杨雄品味后认为和《诗》《雅》的风格相近。】
2、古人对离骚的批评。
“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辞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幼:班固认为屈原是因张扬自己的名声,又因怨恨而投江。离骚中的典故与《左传》等经书不符合。】
3、刘勰认为:“四家(刘安、王逸、宣帝、杨雄)举以方经,而孟坚(班固)谓不合传,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研读)而未核(考核)者也。”

三、刘勰对上述褒贬评论的看法。
1、同于风雅。
“故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典诰之体也;”
“讥桀纣之猖披,伤尧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虬龙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
小结:“观之四事,同于风雅也。”
2、异乎经典。
【幼:很多关于典故的字难打或者根本没有用了,偷懒了!!!】
“诡异之辞也;”“谲怪之谈也;”“狷狭之志也;”“荒淫之意也。”
小结:“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

四、刘勰自己的看法。
一、词赋的开创。
“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故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幼:离骚体法夏商周的《诗》《书》,取战国的浮夸之风,不是《颂》《雅》的继承而是其赌博,其实是词赋的开创者。】
二、历史的地位。
1、后继者难出其右。“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幼:从西汉的王褒作《九怀》以来,都是模仿楚辞,着急地追赶,而屈原和宋玉步伐超绝,不能赶上了。离骚中关于情怨、离居、山水、节候等心情和景物描写都到了很高的水平。】
2、后人的受益。“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杨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幼:枚乘、贾谊承袭风格而文章光彩,司马相如、杨雄沿用气势而文采奇诡,离骚所恩被的文人何止一代人!】
“故才高者莞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类似鲁迅评《红楼》,应该说鲁迅也受刘勰这篇文章的影响。】
3、刘勰赞赏离骚的美妙,其实刘勰的文采也极高。
“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压死古人、砍翻大众。哈哈!!!与Jean Christophe约翰.克利斯朵夫何其相似!!!对大众盲从的怀疑从显克支微的《你往何处去?》到摇摆不定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都显露出来。】追问

这个辩骚篇的分析啊,不是我说的那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8
一、开始。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幼:《风》、《雅》之后,奇文突然兴起,恐怕只有离骚为大了!】

二、古人对离骚的看法。
1、古人对离骚的赞扬。“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涅而不淄,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幼:汉武帝刘彻、淮南王刘安爱离骚,刘安作传。离骚文采四射。】
“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艺:驷虬乘……..。”【幼:王逸认为《诗经》作者语气峻急,屈原委婉;离骚典故符合典故。】
“及汉宣嗟叹,以为皆合经术;”【幼:符合经典。】
“杨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幼:杨雄品味后认为和《诗》《雅》的风格相近。】
2、古人对离骚的批评。
“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辞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幼:班固认为屈原是因张扬自己的名声,又因怨恨而投江。离骚中的典故与《左传》等经书不符合。】
3、刘勰认为:“四家(刘安、王逸、宣帝、杨雄)举以方经,而孟坚(班固)谓不合传,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研读)而未核(考核)者也。”

三、刘勰对上述褒贬评论的看法。
1、同于风雅。
“故陈尧舜之耿介,称禹汤之祗敬,典诰之体也;”
“讥桀纣之猖披,伤尧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虬龙以喻君子,云霓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
小结:“观之四事,同于风雅也。”
2、异乎经典。
【幼:很多关于典故的字难打或者根本没有用了,偷懒了!!!】
“诡异之辞也;”“谲怪之谈也;”“狷狭之志也;”“荒淫之意也。”
小结:“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

四、刘勰自己的看法。
一、词赋的开创。
“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故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幼:离骚体法夏商周的《诗》《书》,取战国的浮夸之风,不是《颂》《雅》的继承而是其赌博,其实是词赋的开创者。】
二、历史的地位。
1、后继者难出其右。“自《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幼:从西汉的王褒作《九怀》以来,都是模仿楚辞,着急地追赶,而屈原和宋玉步伐超绝,不能赶上了。离骚中关于情怨、离居、山水、节候等心情和景物描写都到了很高的水平。】
2、后人的受益。“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杨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幼:枚乘、贾谊承袭风格而文章光彩,司马相如、杨雄沿用气势而文采奇诡,离骚所恩被的文人何止一代人!】
“故才高者莞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类似鲁迅评《红楼》,应该说鲁迅也受刘勰这篇文章的影响。】
3、刘勰赞赏离骚的美妙,其实刘勰的文采也极高。
“故《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