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鹅的人工养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3周岁以上性成熟的大天鹅,每年2月开始发情择偶,择偶有选择性,较挑剔。雌雄成鸟一旦配对后,基本固定不变。发情时,雌鸟嘴上黄斑更新更黄,体羽更加洁白而富有光泽。发情初期性情活泼、兴奋、好动,雄鸟总是在水面上快速游动,追逐雌鸟,沿直线游来游去。雌鸟一旦接受雄鸟的求爱,便形影不离,接头交颈,开始成对活动。
3月底至4月初雄鸟缓慢游动追逐雌鸟开始交尾。交尾前雌雄并排在水面上洗浴,雄鸟兴奋地游到雌鸟后边;用嘴轻啄雌鸟枕部,雌鸟若不动,有时头向后仰,尾羽翘起,表示愿意接受交配。这时雄性则抓住时机,用嘴叨住雌性皮羽,张开双翅,登上雌鸟背部,频频扇动双翅保持身体平衡,尾部用力下压。浮在水面的雌性尾部翘起,下半身沉在水中,每次交尾时间持续30-50秒。交尾后雄性首先挥动翅膀并高声呜叫,呈兴奋状,雌性则头与颈时而伸入水中,时而双翅轻轻拍打水面,并向背部泼水,洗理羽毛。
它们象家鹅那样转过头,用喙在防水的尾脂腺上抹抹,然后用水梳理柔软的白色羽毛。交尾多在晨昏环境安静时进行。每13可交尾2次或更多。交尾行为最早出现在雌鸟产卵前28天,终止于产卵前的数小时。 交尾行为出现后10天左右,大天鹅出现了营巢前的叨草行为。由雌性选择巢址,选址非常仔细。巢址一般选在既安静又安全的靠近水源的隐蔽处。筑巢过程中,雌鸟小心谨慎,警惕性极高,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或人为干扰,立即废弃尚未建好的巢穴,另选新址。产卵前有时弃巢2-3次。雌雄双方共同参与营巢,但分工不同,雄鸟负责收集、搬运巢材,雌性负责搭建整理。巢材一般是就地取之,如粗细不等的枯树枝、树叶、干草、羽毛等,偶有铁丝、绳子。巢基与巢外沿是较粗的树枝,巢内为细树枝、树叶,有少数的鸟羽毛及细干草。巢外径为165厘米,内径57厘米,巢高38厘米,巢深14厘米。巢大小与巢材是否充分有关,也有个体差异。营巢过程约需5-10天。在此巢附近30米以内,往往还有一个由雄鸟搭建的一非常简陋的巢,巢址在显眼处,供雄鸟警戒之用。营巢结束后第2天开始产卵(4月中旬),多在清晨产卵。产卵前雌鸟多显不安地卧伏在巢上,不停地左右晃动,最后安静下来,静卧片刻,开始产卵。产卵时雌鸟在巢内呈微蹲姿态,两翅稍张,自然抬头,两眼平视前方,精神集中,腹部用力呈阵发性收缩,卵则顺势以钝端朝外排出体外。
每产1卵,从产卵姿势出现到产出,历时20-40秒不等。卵产下后,雌鸟站立,用喙将卵拨动到巢中间,并用草、羽毛等物将所产卵遮盖起来。下巢休息片刻后,下水游泳洗浴,梳理羽毛。无干扰情况下,多数为每隔1天产1枚,也有连续3天产3枚的记录。一般1天产1窝,1窝产4-6枚卵。卵为长卵型,乳白色,平均质量380克左右。 大天鹅在产2-3枚卵后开始坐巢孵化,但开始未完全进入孵化状态,表现为离巢次数多,空巢时间长,当1窝卵下齐后,完全由雌性坐巢孵化,全神贯注。雄鸟不直接参加孵化,在巢边担任警戒,形影不离。孵化期间雌鸟吃食、饮水、排便或有危险离巢时,把巢内卯掩盖严实。雌鸟上巢孵化时谨慎地抬脚迈进巢内,把盖卯的草叨走,整理一下巢及卵,腿先向前半屈,慢慢下卧,微张双翅,以胸部的孵卵斑着卵,并有节奏地将双翅收扰,同时将身体左右微微晃动,使胸部孵卵斑充分与卵密接,最后才静卧不动,转入专心孵化。
孵化前、中期若环境无干扰,或天气阴雨低温时,雌鸟离巢次数少,且每次离巢时间短。翻卵时雌鸟慢慢站起,小心地用喙由前向后拨卵,卵随之纵向或横向滚动。翻卵角度为0-360度。有时各卵之间位置互换或串换,另外雌鸟也用改变卧伏方向而达到翻卵的目的。通过翻卵使每个卵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也利于胚胎运动,保证胎位正常,从而使同窝卵出壳同步,避免出壳时间相差太长,影响成活率。翻卵后雌鸟有时继续孵化,有时下巢晾卵。晾卵时雌鸟轻轻下巢,把卵稍加遮挡,并不盖严。雌鸟吃少量食,喝一些水,下水游泳洗浴一番,上岸排便后即回巢继续孵化。通过晾卵,既调整了巢内湿度,也散去了胚胎中后期产生的大量代谢热。用较低的环境温度刺激胚胎,促使它发育并增强将来雏鸟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在孵化期间,雄鸟食量减少,游泳洗浴的时间也极短,整日在巢边守卫,也不断地把巢区的巢材叨到巢边。雌鸟边孵化边用这些材料修补加固巢外周,翻卵、晾卵时也不断添加巢内垫卵的衬垫物。孵化期亲鸟食量均减少了1/4-1/3,体重也减轻。
每天晾卵次数、每次晾卵时间和每天翻卵次数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孵化前期每天晾卵1-3次,每次4-30分钟,每天翻卵1-6次。孵化后期每天晾卵2-8次,每次3-46分钟、每天翻卵4-16次。
繁殖期尤其是产卵孵化期和育雏期,大天鹅领域性特别强,同种个体或异种个体出现在巢区内时,雄鸟站立,头颈向上伸展,并发出警告呜叫,若入侵个体没有反应或继续靠近巢,雄鸟则迎上前去张翅驱赶,再靠近巢时雄鸟平伸头颈、勇敢地冲上前去振翅并啄咬来犯之敌,不得已的情况下,雌性迅速离巢并掩盖好卵,协助雄鸟驱赶,保护巢卵。驱走外侵之敌,雌鸟向上伸直头颈,相向发出对鸣。 经测得知,大天鹅雏鸟出壳时平均质量为263克,雏鸟绒羽浅灰近白色,上体略深,胸腹部近白色,上喙端部为浅黑灰色、其余为肉红色,破卵齿明显。跗跖、脚均为桔红色,数日后逐渐变为淡红色。刚出壳的幼雏,胎绒羽湿润,不能站立,偎依在母亲翅下或腹下取暖。2-4小时,绒羽干燥松软,即可站立。8小时后雏鸟能从母亲翅下伸出头颈观察四周;若有动静,雌鸟会呼将雏拨弄几下,幼雏很快将头缩回隐蔽。出壳当日,全天一直由雌鸟坐巢抱暧幼雏,雄鸟仍静卧巢边守卫,双亲鸟几乎不进食。
2日龄,雌鸟继续抱暖幼雏且不进食,幼雏可从母亲腹下钻出,蹒跚习步,幼鸟仍不饮水、进食。3日龄,中午气温高时,雌鸟离巢与雄鸟并排卧在巢边,面对巢内的幼雏发出温柔的叫声,召唤雏下巢,随着叫声,幼雏慢慢走出巢内,在亲鸟面前卧下休息片刻。然后亲鸟站起,向水边走一段距离卧下,又向幼雏发出召唤的叫声,雏鸟随叫声向前移动;卧在亲鸟身边,这样反复多次,将雏鸟带到水边。若附近水面有其它动物,雄鸟先下水进行驱逐,雌鸟后下水协助,然后召唤,雏鸟慢慢地一个接一个地下水,随父母练习游泳,双亲鸟护在雏周围。雏鸟游水数分钟后,有的钻到母亲的翅下休息取暖。十几分钟后,亲鸟带雏上岸教它们觅食。首先亲鸟叨起食物唤雏,雏走到上前时,亲鸟把食物放在地上,雏马上啄食之,也有时直接从亲鸟嘴中啄食,雏吃饱后卧地休息,亲鸟抓紧时间吃食,然后雌鸟带雏上巢抱暖。幼雏的食物有植物的嫩叶、茎、根、果、昆虫、蠕虫及软体动物。幼雏白天大部分时间随亲鸟在水中、岸边觅食。在水中,雌鸟左右晃动,似左右跺脚,用宽大的脚掌搅起水下沉渣和一些水生生物,把这些食物弄到幼雏能够吃得到的水面上来。
幼雏食饲后上岸休息。50日龄前,潮湿的白天及整个晚上仍卧巢休息,此时巢径更大,更平坦,无中间凹陷,亲鸟也不再整理、加固巢穴。50日龄后,雏鸟很少再集体卧巢了,个别偶有独自卧巢休息。一般选择阴、阳适中较干燥处休息。
育雏期带领雏鸟觅食、习水、休息教雏鸟识别、躲避、进攻来侵之敌等均以雌鸟为主,雄鸟协助并保护雌、幼安全。雏鸟除休息外绝大部分时间在觅食,食量很大,发育极快。
1月龄雏鸟颈部羽毛变为淡灰白色,喙端黑灰色,喙基黄灰色,胸、腹、背部部分变白色,平均身体质量可达2550克。45日龄测得平均生长指标为:嘴峰长8.7厘米,跗跖为11.9厘米,中趾长14.2厘米,翅长17.4厘米,初级飞羽4.5厘米,次级飞羽长4.0厘米。
2月龄毛色无大变化,但从50日龄开始换羽,换羽次序为飞羽、背、尾、腹、颈羽等,飞羽与尾羽换得较快,1周左右即换好。平均身体质量6150克。
3月龄上喙基淡黄,喙端完全变黑,跗跖、脚呈黑色,在水面上试飞滑翔距离近10米。平均质量7340克。对亲鸟依赖性逐渐减少。
4月龄绒羽已全部换掉,喙基由淡黄色变为黄色,体型大小与成鸟近似。可完全离开亲鸟独立生活。
5月龄背部羽毛基本变为白色,体型大小与成鸟差别不大。 (1)如果大天鹅饲养地处高纬度地区,冬长夏短,在饲养过程中应人为调整热量较高的动物性饲料的比例、搭建内舍和垫干草等措施。
(2)大天鹅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饲料种类单一、不新鲜等因素常会导致营养不均,因此要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矿物质等添加剂的补充。
(3)大天鹅在笼养条件下的自然繁殖非常困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环境因素,因此要为其创造适应它生活的模拟生态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