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的性格多样性

人之初是性本善。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扩展资料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过一个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岁~5岁)。处在该阶段的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2、他律道德阶段(6岁~8岁)。处在该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重和顺从,通常会认为外在权威制定的规则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

3、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岁~10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逐渐认识到规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4、自律道德阶段(10岁~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将道德规范内化,并在具体事情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由此可以看出,2岁~5岁的儿童可能并不能理解成人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他们更习惯从事实或者结果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将满足自身需要作为首要任务;6岁~8岁的儿童可能会非常刻板地运用、极其严格地执行他所学到的规范。

在他看来,任何违反规范的行为都应当接受“赎罪性”的惩罚;直到12岁左右,在正确的引导之下,儿童才会逐渐形成自律的道德观念。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够根据环境、角色身份等因素来对某件具体事情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本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之初,性本善” 但为啥儿童有时候略显“残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8
中国历代都推崇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的一些国家确是相信人之初性本恶的。
我觉得人一生来就是具有一定趋利性的,刚一出生的婴儿是只要对他不利的因素他就会哭——饿了会哭,痛了会哭,生病时会哭,痒了会哭……
孔融让梨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他有那么大了也许是环境、教育等因素。现在极其小的孩子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挑选大的,好的,自身本来会有“孔融让梨”的这种精神么?但一些孩子会本能地的关心一些受伤的动物,看到别人困难时会产生同情心,难道这不是善么?
究竟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那就要着力点在“善”和“恶”这两个字上。究竟什么是善,什么什么是恶?是一心为他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利益为善,还是具有一定道德精神为善;到底是无恶不作为恶,还是考虑自己利益为恶。记得看过一本书上曾记有:当别人落泪时,即使你不帮他一把,如果不讥笑就是一种善;当别人受挫时,即使你不安慰一下,如果不绵里藏针就是一种善……这样善有了一个定义在别人落魄困苦时不讥笑排斥他人就是一种善;那么恶呢,世间真有无恶不作之人还是有一心自己利益的人,我相信后者居多吧!那世间的恶就只能被定义为无恶不作了。
因此,我觉得人之初是性本善的,一个刚出生的小孩是能够达到那种善的,非无恶不做之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有那种善,只是带有一些趋利性。但仍然在“人之初性本善”内。
第2个回答  2011-06-16
这是2000年前两个学派的不同观点,虽然前者比较广为流传,但是后者更有道理一些。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第3个回答  2021-01-24

人之初的潜意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人之初性本恶 例如 小孩子手中的玩具如果被拿掉的的话就会哭会闹 这是私欲的表现 很多人小的时候会捏死蚂蚁或者杀死小动物小昆虫 这是杀欲的表现等等!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