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航天高燃时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12-31

2023年,我国成功实施近70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刷新历史纪录。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继续保持100%,累计发射次数突破500次。这一年,从一箭26星到41星,间隔仅8天,中国航天两度刷新一箭多星纪录;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完成1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

2023年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开局之年,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

作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任务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应用已成为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词,随着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航天员们可以开展更大规模的科学实验,相信未来实验的体量、深度、广度都将产生质的提升。

随着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升空,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累计将20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四次出舱,成为中国出舱次数最多的乘组。

景海鹏四上太空,创下中国人飞天次数最高纪录,中国空间站首迎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汤洪波成为重返中国空间站第一人,中国航天员们在太空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新纪录。

从天上到地面,从国内到海外,一年来,中国航天员们通过天地连线、亲临现场,活跃在航天科普一线。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太空授课”,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问港澳。航天员们和青少年分享自己的太空生活故事,播撒“航天梦”的种子。

我国航天成就

2020年11月,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20年12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2021年4月,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次驻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

2022年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

2023年12月15日21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