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记第7章逐节解释

如题所述

《以斯拉记》第7章逐节解释如下:

《以斯拉记》第7章第1节:波斯王亚达薛西在位的时候,有个人叫以斯拉,他是西莱雅的儿子,西莱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希勒家的儿子。

《以斯拉记》第7章第2节:希勒家是沙龙的儿子,沙龙是撒督的儿子,撒督是亚希突的儿子。

《以斯拉记》第7章第3节:亚希突是亚玛利雅的儿子,亚玛利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米拉约的儿子。

《以斯拉记》第7章第4节:米拉约是西拉希雅的儿子,西拉希雅是乌西的儿子,乌西是布基的儿子。

《以斯拉记》第7章第5节:布基是亚比书的儿子,亚比书是非尼哈的儿子,非尼哈是以利亚撒的儿子,以利亚撒是亚伦的儿子。

《以斯拉记》第7章第6节:外面的圣殿建好了,神就进一步带领百姓里面的恢复,把他的百姓带回到神话语的管理之下。因此,在神的手帮助下,以斯拉在属灵的荒凉之地巴比伦,却能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成为被神使用的器皿。

《以斯拉记》的创作背景

《以斯拉记》是从公元前538年开始记载,那正是尼布甲尼撒毁灭耶路撒冷,打败南国犹大,并把犹大人掳去巴比伦后的第四十八年(参王下25章;代下36章)。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562年驾崩,继位者软弱无能,到公元前539年,在以斯拉记未展开序幕之前,巴比伦便被波斯歼灭。

不论是巴比伦人或是波斯人,都对俘虏采取怀柔政策,容许他们拥有土地和家园,过正常的生活。很多犹太人,如但以理、末底改和以斯帖,都能够在那里居显要位置。波斯王塞鲁士更准许不少离乡背井者重返故国,当中也包括了犹太人。他希望藉此使人甘心效忠,在边境周围建立起缓冲区,为帝国阻挡外敌。这一政策对犹太人来说是一个希望,也是一个新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