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虚假销售如何要求赔偿

如题所述

虚假销售赔偿如下:
1、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商家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2、严重的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消费者可以像行政部门投诉之后获得赔偿,也可以和商家自行协商解决赔偿的金额。
哪些行为叫诱导消费者?
诱导消费者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2.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3.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4.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5.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6.谎称正品名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7.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等重要信息误导消费者;
8.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的;
9.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10.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11.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12.其他隐瞒真实情况,告知对方虚假或者误导性情况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综上所述,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商家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严重的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消费者可以像行政部门投诉之后获得赔偿,也可以和商家自行协商解决赔偿的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