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四川乐山的代表性非遗有小凉山彝族刺绣、纸乡秧歌、罗城麒麟灯等。

1、小凉山彝族刺绣

小凉山彝族刺绣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在明清时期盛行,在彝族姑娘的巧手下,彝族刺绣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直流传至今。小凉山彝族刺绣在传统彝绣黑、黄、红三色基础上,增加了蓝、绿、白三色。

绣娘们根据不同的纹样将反差较大的红、黄、绿、蓝、白等色彩合理搭配。间隔点缀在黑色衣物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上,让朴实沉稳的黑色、青色与这些色彩搭配出千变万化的效果,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更具地域特色的刺绣风格。

2、纸乡秧歌

夹江是享誉全国的“蜀纸之乡”。纸乡有史即有纸,有纸即有舞。纸乡秧歌是以夹江悠久的手工造纸技艺为题材,以竹麻号子、唐灯等夹江民间特色文艺为内容,融合体育健身和民间劳动的特点,旋律优美动听,舞步灵活俏皮,独具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曾走进央视,舞到韩国。

3、罗城麒麟灯

罗城麒麟灯是中国民间舞蹈艺术的一个分支,流行于四川犍为县罗城镇的集舞蹈、音乐、武术、美术于一体的民间灯舞。200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是土地出场,二是麒麟在云朵中飘飘下凡,众多彩女相伴载歌载舞,三是天将威武出场,最后大联欢。


彝族刺绣的文化特征介绍: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的图案纹样大多源于自然。动物图案有山羊角、绵羊角、水牛角及各动物乌兽的眼睛;植物图案有各种花草树木和种子;自然图案有山水雷电等,以及各种线条和面组成的几何图案。

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的色彩基本以黑色布料为基调,配以纯度极高的红、绿、紫色,显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其刺绣作品面积大,密度高,绣工细,不失为民族刺绣中的艺术瑰宝。彝族刺绣(凉山彝族刺绣)针法一般采用平针、插针、掺针及盘绣、拉绣、挂绣、十字绣等技法。色彩丰富,图案和谐,饱满奔放是彝绣的主要艺术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